本版导读
痴情“少帅”
杨俊博,这位年仅33岁、被安康电务段职工称为“少帅”的工程师,不仅长得“帅”,而且对工作有股一丝不苟的“痴”劲儿。
1998年9月,杨俊博参加了铁道部投资570万元的襄渝线信号干扰大型施工。他走出技术室,背上铺盖卷,住进了沿线班组的“流动”旅社。轨道是床,天是被,信号机成了好伙计,他敢与寒冬酷暑叫劲。冬天被冻得浑身发抖,夏天身上被蚊虫叮咬得起满红斑,但他仍坚持对各施工点逐项检查指导,按照标准严格验收。施工结束时,心力交瘁的“少帅”却缩在一个旮旯里睡着了。不久,杨俊博又参加了路局投资16万元的安康东站7021电路改造工程,编组场又成了他的“家”。工地上,一根配线一根配线地认真核实,一个接点一个接点地细心检查。就这样,从1993年以来,他主抓的12项大型施工、40多项一级施工全都保质保量完成,多次受到分局表扬。
对现场设备,杨俊博如待初恋情人般爱护有加。每次施工完后,他都要对施工前后设备运行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对施工中的具体步骤过一遍“电影”,把结果记录下来。10年来,他记下了3大本近2万字的学习笔记。并利用业务时间,编写了近万字的《60KG/M—AT道岔双机牵引区段施工知识》,被定为段技术干部和职工培训的主要资料。在对信号主灯报警电源、道岔电动转辙机等关键设备进行革新改造中,他提出的“提高机车信号运用合格率的建议”被局评为1996年度“合理化建议、技术进步”二等奖。部分成果在投入现场使用后,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节约资金达到100多万元。
(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