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友情深
——宝鸡电机段职工数十年照料患病工友记事
提起精神病患者,不少人打心眼里发怵,然而,宝鸡电力机车段检修车间的职工们,却三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精神分裂症、且早已被医生判处“死刑”的工友郝长清
年近六旬的郝长清1961年由北京来宝鸡电力机车段参加铁路工作,被分到检修车间制动组当上了一名钳工,6年后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老家远在北京,父母先后亡故,患病的他只有孑然一人住在宝鸡。虽说自患病以来,郝长清基本上没在班组、车间呆过,是一个“挂名”职工,可班组车间的同志们却数年如一日,尽力关怀,悉心照料。
1988年,制动组一分为二时,郝长清被“分”到制一组。郝生活不能自理,工长吕德荣、工会组长姚大海就从车间工会正式接过了照管郝长清的“任务”。从此,他俩一个管钱,一个管账,由吃的穿的到抽的烟等,都一一为郝筹划。有年初冬,眼看天气渐冷却在商店买不
到适合郝穿的厚毛衣裤,吕德荣便买来中粗混纺线找人为郝长清织了身新毛衣毛裤。
如果说给郝长清买慰问品送衣服去看望,毕竟是表面上的接触心里还不怎么犯怵,而要将其脏衣服拿回家特别是把“人”领到自己家吃饭,就比较难。可吕德荣硬是做到了。郝长清在宝鸡住院时,他两个星期定时去看一次,每每带去干净衣服换回脏衣,用自家的洗衣机洗干净下次再带去,月月如此。
近年来,郝长清被安排去凤州后,为便于看望,车间工会就将日常看望的“任务”交给了家在凤州的车间工会委员冯全喜。冯全喜一向待人热心诚恳,每月都看望,都为郝购买衣
物、带去水果和香烟。
1998年7月,单
位按有关规定给郝长清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可
检修车间工会和熟悉不熟悉的职工们仍然以日继往地关怀照料着。难怪郝住过的几个医院的领导、医护人员都感慨万千地说:“其他病人都是家人看望,唯独郝长清是单位关照,象你们单位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精神病患者,真是难能可贵。” (魏俊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