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影响科技人员创新的因素
在企业科技创新中,无论项目的大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具体的科技人员身上,因此,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一些企业中,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却不高,这是为什么呢?据笔者与一些科技人员座谈,原来待遇不公、利益受损、服务太少、地位偏低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待遇不公。在许多企业中,对科技人员倾斜的工资分配、生活待遇、职务津贴等都是以职称为享受标准。但如今各类职称多,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后勤机关科室和班组长以上人员90%都有职称,也相应享受待遇,没有体现科技人员的特殊性。既使部分企业有些特殊倾斜政策,大多数也是与科技人员的行政职务挂钩,而不是与创新成果挂钩。
利益受损。为了科技创新,不少科技人员呕心沥血,投入了大量的脑力、精力和财力,而一旦有了成果,一些行政领导甚至是从未参加过创新工作的各路“大人物”却署名在前,荣誉在先;倘若有了奖金,更是上有“功”,下也有“劳”,“层层”下发,当发到创新者本人手里时,已所剩无几。
服务太少。近年来,许多企业对科技人员只使用不培养,有的企业长期不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再教育;有些企业的图书资料室多年不购进新书,大部分的图书资料还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根本无法指导技术创新。而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倘若仅靠科技人员自身的力量,无论是财力,还是物力都是极其有限的。
地位偏低。这也是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的一些调查显示,科技人员职业的受欢迎程度要远远低于公务员、公司经理等职业。由于地位偏低,不少科技人员千方百计改行,学非所用,浪费了不少人才。因此,只有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鼓励科技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
(凌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