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的时光倒错
九十年代以来,曾有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崛起。但不到几年时间,这些拥有数亿、数十亿资产的企业就给拖垮、坍塌,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留下曾有的绚烂在人们的印象中已成为“立此存照”而已了。
报端披露这些企业家往往都年轻气傲,学历也高,但他们多崇拜曾国藩,崇拜官商一家的晚清商界行贿高手胡雪岩,而其管理方式的荒诞更超乎常人想象。某企业总裁将大型商事视为会战,成立会战总前委,下辖几大“野战军”和一系列“兵团”的纵队;另一家把内部整顿称作“延安整风”,员工要给总裁写思想汇报;又一家则成立市场前线总指挥委员会,除了以鞍钢宪法、大庆经验、三老四严“来灌输以外,尚在各省办事处设立政治委员一职”(参见《作家文摘》1998年12月9日)
可以说,这些企业的倒台与颓败与他们这种荒唐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一物的两面。中国企业家缺乏在商言商的传统,时代虽已进入知识经济的序列,而他们的思维,理想、潜意识却还在动荡的战争年代,至闹出十几个人的销售部也称作纵队、兵团。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这些称号番号实际已进入其经营运作系列,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往往就视幻为真了,俨然以指挥千军万马的四星五星上将自居,一时间感觉好得不得了!
于是,一切个人说了算,家长的感觉急剧膨胀,专横之风由是集成电路般布满思维,大脑的空间也给这种“良好”的感觉占据。想起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手下大将良已无可用之材,惟一兼有良将相于一身的李秀成诸多建议以不合“天”心而视作悖逆。一八六四年,洪天王斥李秀成书谓“政事不用尔理,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尔怕死,便是会死……”充满矛盾、惶恐、自大、哀怨的神情。其所言完全与当时节节衰败的实情不符,只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作为。今之某类企业,不是通过劳动(生产)和贸易来积累财富,而是通过贷款,变成钱滚子、摇钱树——与财富增长相脖的金融交易来达成过度增长,这实际上是以纸币重新分配社会物质财富,妄想以钱生钱。他们头脑里只知货币就是财富,殊不知那只是财富的符号而已。这种以军事建制规范企业管理,以战争方式来运作商业贸易的种种怪诞形态,完全与经济规律背道而驰,其头脑里的侥幸心理促使他以下赌的方式及战争非常规的决策来对付商业活动,并以此掩盖企业自身的短处和种种不足,面对商业对手,则必怀一种敌视心理而力图吃掉人家,而非平等共荣的自由贸易;面对企业内部,则必怀一种洪秀全心理,视员工管理层为奴隶,一有不合,呼天诛之,一至溃败,除怨天尤人,捶胸顿足外,别无起死回生之良法。
(摘自《南方周末》文伍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