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憩心亭 求医的日子(散文) 我的梦 图片新闻 城乡夫妻(小说) 坦露真情(散文) 春到礼泉 快乐与寂寞(随笔) 图片新闻 广告 玉 兰(散文) 图片新闻 狼情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城乡夫妻(小说)

文/杨汉娟

一根竹子到秀英手里,七开八绕,就能编成一只提篮。有个叫许光的知青向她学艺。许光心灵手巧,秀英只教了十几天就惊呼:“许大哥,你比我编得还好了!”许光还会用细如毛发的蔑丝,无师自通地编成虫鸟,一只只活灵活现,好像轻轻一碰,它们就会展翅飞入山林。他倒过来成了秀英的师傅。两人编来编去,日久生情,竟编成了夫妻。新婚之夜,许光在秀英的脸上亲一口说:“我要扎根山村。”

谁知风云变幻,几年后,别的知青纷纷回城了。许光的根扎得太深,已经有一个儿子,回城格外困难。他整夜整夜地坐在山坡上,对着山顶上的蓝天明月抽闷烟。秀英知道他的心思,就忍痛说:“许大哥,我们还是离婚吧。你是城里人,老天让你来山里走一回,你该回去了。”到枫叶红透山冲的时候,小夫妻终于泪水涟涟地分了手。

许光回城后,秀英与儿子相依为命。月落乌啼的夜晚,她无法入眠,就在油灯下编虫鸟,密密的蔑丝里,织进浓浓的思恋。两颗泪珠悄然滑落,掉在虫鸟上,渗入蔑缝里。

孤儿寡母,日子难熬。有一次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了,秀英就带几十只竹编虫鸟到城里试卖,居然很抢手。尝到甜头,她从此就专门编虫鸟卖。儿子上大学后,要很多钱,零编碎卖不行了,秀英就到城里开了一家小编织厂,生意很不错。

一天傍晚,有个中年男子来到厂门口,问要不要工人。秀英抬头一看,呆住了,嗫嗫说:“这不是许大哥吗?”来人正是许光,他也认出了秀英,抢上来握住秀英的手,半天,才叹了一口气说:“唉,我下岗半年了,找不到工作。”秀英说:“许大哥,你干脆来我们厂当师傅吧。”

许光第二天就到编织厂上班,向工人们传艺,自己先做示范。不料,他拿一把蔑丝鼓捣了三个小时,却什么也没编成。有个工人撇撇嘴说:“原来是个草包。”许光急出满头大汗。秀英替他擦一把汗问:“许大哥,你怎么不会编了?”许光红着脸答:“二十多年不弄,手生了。”秀英问:“这二十多年你做什么?”许光说:“在办公室里看报喝茶。”

编织厂里哪有看报喝茶的工作?秀英为难地说:“许大哥,我怎样安排你呢”许光早已羞得无地自容,他抓起一把蔑丝说:“秀英,我先回家,学会再来。”说着就走。秀英叫住许光,从墙上取下一对小鸟,递给他说:“这是你二十五年前编的,拿回去做样本吧。”

这对竹编小鸟陈旧极了,却纤尘不染,秀英年复一年的抚摸,使每一根蔑丝都油润光滑。许光把两只小鸟握在手里,万语千言,一句说不出口,唯有许多感慨在心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