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13日
社会新闻
02

承包的库房被发包方加锁至今达九个月,部分商品已烂掉,双方皆言有理。那么

是谁把洛源镇贸易货栈这块“驴肉”放臭了

本报讯 洛南县洛源镇江沟村村民姚学贵日前向记者哭诉,其承包的镇贸易货栈在停包交手时,发包方镇企业办不给结帐,并另加锁锁了他的库房门达九个月之久,库房内价值2万余元的商品部分白白烂掉,给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4月6日,记者为此赴洛南县洛源镇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1991年8月,姚学贵承包了洛源乡(1997年5月撤乡改镇)的集体企业——洛源乡贸易货栈。乡企业办与姚学贵所签的经营承包合同规定:贸易货栈实行经理负责制的大包干形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乡企业办为姚提供四间临街门面房的经营场所及两间库房,提供铺底资金1万元,期满或停包时偿还;姚学贵除依法交纳营业税、工商税等各种税费外,每年按营业额(以双方约定的7万元为固定数)上交企业办1%的管理费,每年向企业办上交承包款5000元和2303.70元的固定资产每年10%的折旧费。合同期限3年。1994年8月,承包合同到期,双方口头约定仍按照原合同执行。

由于经营有方,姚学贵承包的贸易货栈也曾红火一时。1999年6月,因家庭变故,姚学贵无心经营,生意每况愈下,遂向镇企业办申请中止“合同”,企业办经研究同意了其请求。而截止此时,贸易货栈承包人姚学贵共欠发包方镇企业办承包费、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原货款和铺底资金共约3万元(据企业办初步估算)。7月13日,贸易货栈关门停业,双方对货栈门市部存货进行盘点交接。经清查,门市部存货价值29000余元(以姚学贵本人提供的零售价计)。姚认为,门市部的货物已足以抵偿其欠款,于是要求结帐。据姚学贵告诉记者,企业办当时答应过几天后结帐。几天后,姚找到企业办主任余书彦,余说他们已贴了布告,但货栈无人接手。对于姚提出结帐的要求,余没有给肯定答复。不久,姚得知企业办加锁锁了其存放大量货物的两个库房。后姚学贵又多次找企业办结帐,仍无结果。

迫于生计,姚学贵投靠其在西安的女儿处,并给企业办留下了联系电话。今年元月的一天,企业办给姚学贵打来电话说,让其回洛源镇处理货栈事宜。姚学贵于第二天即赶回洛源镇,却被告之,其在门市部里的彩电丢失。雪上加霜的姚学贵当即放声大哭。随后,他再次要求企业办清货结帐,仍未如愿。

贸易货栈在洛源街上属“向明”的地段,其后面就是镇政府,货栈库房就在镇政府院内。4月7日,记者在镇政府院看到,货栈的两个库房分别挂着承包者姚学贵和发包者镇企业办的两个锁头。在记者要求下,镇企业办同志与姚学贵分别用钥匙打开了两间库房,只见库房内几十桶醋(每桶100斤)、成箱的食品、罐头、广告色等已霉变、烂掉。据姚学贵估算,库房内存货总价值近3万元。

镇企业办主任余书彦告诉记者,当时企业办锁库房门的原因是怕姚学贵货不抵债,至于为何拖了9个多月仍未解决的原因是难以找到姚学贵本人。现在此事如何解决,还要由镇领导确定方式和时间。令人疑惑的是,当初彩电丢失后,企业办又是如何与姚学贵取得联系的呢?企业办显然不能自圆其说。据姚学贵讲,企业办迟迟不给其结帐的真正原因是想让他给领导“意思一下”,并且,曾有人私下对他暗示,让“疏通渠道,做做工作”。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有人这样形容整个事件:把货栈比作一头驴的话,开门营业时是一头活驴,若卖了可卖个活驴价;关了门是一头死驴,只能卖驴肉价;关门的时间久了,驴肉也臭了,更难盘出去。那么,是谁把贸易货栈这块“驴肉”放臭了?是姚学贵还是企业办? 本报记者付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