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只注意把理顺产权关系作为企业改革的重点,而对理顺劳动关系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有些企业领导人、经营者甚至错误地认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旧传统意识,而现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时期,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因此他们习惯于“家长制”领导,一切重大决策自己说了算,有的甚至把厂长经理负责制同职工民主管理相对立。导致一些企业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弱化和滥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难以落实,企业工会地位不断下降,职工民主权力受到践踏,侵权代权现象屡见不鲜。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原则,以此为“支点”逐步解决职工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顺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首先理顺企业、经营管理者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工厂的主人,而非企业的雇佣者。二是经营管理者与企业的关系,企业资产属国家所有,而非经营者私有。三是国有企业与国家制度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是国家的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永不动摇。理顺了以上三个关系,也就理顺了企业的产权和劳动关系。
、建立较为完善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坚持民主评议行政领导干部制度。
在调整日益复杂的劳动关系时,应依照《劳动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机制,落实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经常化、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还要保证职代会实行民主监督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坚持民主评议行政领导干部,以此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民主管理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三、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地位。
要搞好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就必须加强工会建设,提高工会地位,保证其维权职能的落实。而加强工会建设的前提是企业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为工会正常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在各项经费上积极予以保证。而各级工会要在企业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善于抓住机遇,主动强化职代会职权,以民主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发挥的良好作用赢得党政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从而把民主管理工作推向良性发展轨道。
■刘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