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19日
维权之页
03

“补牢”莫等“亡羊”时

《战国策》上有这样一句话:“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意思是说在遭受损失之后,设法补救,还不算迟,可免重蹈覆辙。这话流传至今,很受那些工作马虎,事故不断,漏洞百出,决策多失误的人欢迎,因为一个“未为晚也”,就把“亡羊”的责任给开脱了。只要能在“亡羊”之后不忘“补牢”,那损失就算是交了“学费”了。

毋庸置疑,“亡羊”而知“补牢”较之羊失殆尽仍不思修羊圈,当然算是好的,知错能改,不失为聪明之举。但如果“补牢”非要等到“亡羊”时,甚至还“未为晚也”,这就不免有点儿“文过饰非”了。羊毕竟“亡”了,损失既成,怎能说不迟?孩子丢了才去打狼,又怎能说“未为晚也”?我们为啥不未雨绸缪,提早预防,提前把事故隐患排除掉?“亡羊补牢”固然重要,但不如未等“亡羊”就“补牢”更能减少损失重要。

诚然,杜绝各类事故发生要确保万无一失,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更主要的还是希望在不应该失误的地方最好留神防范,尽量把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事实证明,“亡羊补牢”早补与晚补,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报载,河南焦作“3·29”大火,74人葬身火海。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地的公安、工商、文化主管部门对焦作“天堂”录像厅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综合整治,查处不力而造成的。未于“亡羊”之前“补牢”,导致了74条人命同归“天堂”,岂不冤哉悲哉?含恨九泉之下的74个亡灵又怎能闭得上眼睛?真是天理难容!难道这昂贵的“学费”还能白交?像这样的“羊”,我们又能“失”得起多少?“亡”得起多少?类似的悲剧还能重演?

有道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待事故隐患就是这样。切不可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只有做到“未吃堑,先长智”,“未亡羊,先补牢”。惟此,我们工作的损失才有可望大大减免。

■孙道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