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何日“不讲话”不成新闻
前不久,不少媒体刊登或转载了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包叙定“请求不讲话”的新闻。说的是在5月27日重庆市召开的市委常委会研究将于29日至31日召开一届七次全委会的文件和议程时,包叙定对拟定其最后作“会议总结讲话”的安排,认为前面的议程已突出了会议主题“无多少新话可讲”,遂“请求不讲话”。于是,会议便少开半天。
“不讲话成新闻”,说明我们不该开的会开得多了点,领导不该讲的话讲得多了些,在开会、讲话诸事宜上距上级的要求特别是实际工作需求的“少开会,开短会,少讲话,讲短话”,尚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形式主义作祟外,在很大程度上与长此以往形成的所谓惯例有关。看来,从实际出发,不拘形式,打破“惯例”,才是端正会风的关键所在。
曾记否,当年我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重庆召开国民参政会议时,曾从新加坡发表一条10个字的电报提案:“敌未出国前言和即汉奸”。这一提案,不但获得通过,而且被邹韬奋称之为“几万言提案而不及分毫的提案,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可见,对某项工作或某件事重视与否,并不在于开了多长时间的会,有多少领导讲了话,而在于能否抓住主题或讲没讲到点子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何时“不讲话”不成为“新闻”时,就说明我们在端正会风方面取得了成效。盼“不讲话成新闻”成为历史。 ■魏俊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