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8月10日
社会新闻
02

全国重点文物上养猪、种田、建房

神明台遗址亟待加强保护

本报讯 全国重点文物遗址上竟种上了庄稼、修建了水渠、搭建起民房,甚至成为当地村民的养猪场所,汉长安城遗址神明台因缺乏保护而被人为蚕食,破坏严重。

神明台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孟家村北,地处汉长安城西侧建章宫内太液池北岸,是当年汉武帝安置铜桂仙人、承接天上“甘露”以求长生的地方.遗址现高10米,平面略呈方型的高大夯土台。1961年3月,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省政府划定神明台遗址所在3600平方米地域为汉长安城遗址的重点保护范围之一。

多年来,神明台遗址因无保护栏或围墙等隔离设施,已被蚕食、侵占近三分之一,唯余约2500平方米、千疮百孔、孤零零地夯土台。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范围内夯土台四周已被玉米地、蔬菜地及民房侵占,重重包围。西边一部分遗址上,当地村民种上了蔬菜、果树,修建了水渠,部分遗址被良田侵占。特别是夯土台东、西、南三侧因自然坍塌、人为破坏都出现数十处洞孔,其中大型洞穴5处,使夯台面临崩塌威胁。村上小孩常在此玩耍,造成安全隐患。西侧的两个大洞穴被村民作了厕所和堆放了柴禾。近日雨水较多,东面两处洞穴已出现部分坍塌,而南面的一洞穴被一家村民当作了猪圈,有一头大肥猪昂然卧在洞内。村民的楼房、延伸的院落紧靠夯土台东南、西南搭建,部分遗址竟被划进了自家院落。附近的农民将垃圾随意倾倒在夯土台周边,夏日里蝇蚊成群、臭气薰天。

神明台遗址被蚕食、破坏现象,已引起一些有识之士关注,他们强烈呼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在遗址周围设保护栏,良田、房屋退出保护范围,使这一全国重点文物遗址得到切实保护.本报记者付博实习记者袁琳

通讯员郑富林

图①良田侵占遗址。

图②神明台成了养猪场所。

摄影郭玉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