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跨世纪人口普查新特点
——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王俊民答记者问
今年11月1日将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跨世纪的普查,是世界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日前,记者就这次跨世纪人口普查的新特点,采访了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王俊民(以下简称主任)。
记者: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哪些新特点?
主任:这次人口普查在坚持以往普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吸收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经验,具有如下五方面特点:一是增加了普查项目,二是应用了长短表技术,三是增设了“暂住人口调查表”,四是实行光电录入,五是首次在中心城市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记者:这次增加了哪些普查项目?
主任:这次普查,按户调查的项目共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共26项,主要是增加了住房和人口素质方面的项目。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次人口普查增加了有关人口迁移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受教育状况等项目。这对搜集有关数据、研究人口的结构和素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记者:应用长短表技术是怎么回事?
主任:短表长表技术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采用过,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要求把普查和抽样调查结合起来。即将有关人口总量的基本指标制成短表,实行普查,全国每个家庭都要填报;对有关人口素质、经济、住房等调查内容制成长表,只抽取10%的户填报。这样,既可以尽多地获得人口信息,又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普查的投入。
记者:这次为何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调查?
主任:我国人口普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口总量,但从目前情况看,影响查准人口总量的一个难点是流动人口的登记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人们因就业、就学、迁居等因素迁移流动频繁,户口观念逐渐淡漠,人户分离现象大量增加。同时,流动人口的管理还不十分完善,一些流动人口时常隐瞒其实际居住情况。为了防止流动人口漏报,这次人口普查增设了《暂住人口调查表》,作为人口普查的附表。
记者:为什么要实行光电录入?
主任:这是因为人工录入方式虽然对纸张的质量和印刷技术要求不高,但需要录入人员多、录入周期长、容易产生再生性误差,影响数据质量;而采用光电录入技术的优势在于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但对纸张和印刷的质量要求高,填写普查表也必须严格规范。
记者: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怎么回事?
主任:就是利用计算机将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与地理区域相结合,生成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这是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趋势,将有力地支持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人口普查数据与环保、城建、市政等方面的结合。在普查中尝试在中心城市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这项新的工作在我国人口普查史上尚属首次。 本报记者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