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09日
头版
01

节后回顾“黄金周”

在距离十·一旅游黄金周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已从各大媒体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旅游信息,有报道旅游景点设施改造的,有介绍不同旅游线路的,在临近黄金周时更有介绍各景区客满程度的。各地旅游区在国庆节算是下了血本,不惜重金打出形式各样的宣传广告,期待在黄金周内能拾到黄金,创造旅游高峰的奇迹。

记者在10·1期间走访了华山、华清池、乾陵等陕西著名景区。在饱览三秦奇观的同时,了解到了“旅游黄金周”这些景区的实际情况。

天公不作美,雨天迎“黄金”

9月30日下午5点,记者在华山北峰上看到的游客并不多。雨下得不小,一些游客因此没有上山,投宿于宾馆、饭店,期待10·1的太阳。第二天中午,天气终于放晴,山上的游客才渐渐多了起来。

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说,本来决定30号上山,结果下起了雨,华山向来以险著称,为了安全,只好在山下逗留一晚。看来,节前华山上经过几次演习的救援小组,并没有打消雨天带给游客的顾虑。

据华山管理局统计,原计划在9月30号这一天最少接待1000名游客,而实际上这天只接待了400余人,山上的工作人员却达到600余人。按华山管理局局长牧淑琴的话说,就是真的有危险,工作人员一人背一个都下来了。

新闻热火朝天,游客止步不前

节前关于黄金周的新闻确实炒得太火了。许多人担心这种炒作会产生负面效应,然而这种担心后来真的被证实了。

报纸、电台、电视台上种种关于黄金周的过多报道,反而把相当一部分游客吓跑了。人们觉得既然如此大手笔准备黄金周工作,那肯定是本来就存在许多问题。这次的首次改进工作未必就能成功,或许还会出现今年“五·一”那样吃不好、住不好、玩不好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些人认为,既然节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这么好,那么肯定有许多人都去旅游,还不如别去凑热闹在家过节图个清静。大家都这么想,结果却冷了黄金周。

临潼兵马俑、华清池历来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今年10·1虽不乏游客,却比去年同期少了许多。华清池党委书记杨霞告诉记者,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年10·1接待游客数量大约在13万人次,而今年5·1接待游客就达17万人次。这和新闻媒体的过热炒作有分不开的关系。

信息真假混同,游客望而却步

临近黄金周的几天,各大媒体打出了关于客满程度的信息,许多景点赫然显示出“较满”、“很满”的字样,使本想出门旅游的人们望而却步。

然而,经过调查,华清池、乾陵等地的旅馆在电视上虽显示出“客满”的信息,但实际却有相当的旅馆空着,没人住。乾陵一家旅馆的店主告诉我们,对于电视上的“客满”信息,是因为当初他们想增加经济效益,在黄金周期间接待一批散客,所以在登记时对客房数量有所保留,没想到最后却落得个“人房两空”。据统计,当地旅馆住宿率只达到了50%。

“黄金周”期间,前往陕西检查旅游区情况的国家旅游局司长助理郑维荣说,经过对华山、临潼、乾陵这一线的检查,认为陕西迎接旅游黄金周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各景区无论是设施还是服务,都达到了先进的水平。

这一切的工作,最终为的是黄金周这七天的游客数量。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那么尽人意,原因何在还要让每一个相关的单位去总结、思考,让下一个“黄金周”真正“黄金”起来。

本报记者 杨令青

实习记者 景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