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11日
维权之页
03

西安书厦:如此开张伤人心

假若一家新饭店开张,规定不购买门票就不能进去掏钱用餐,一定会吓跑所有上门的客人,并被人笑掉大牙。因为除非傻子当班,谁会将招之难来的衣食父母拒之门外。然而,日前开张的西安图书大厦由于向前来购书者收取门票,将许多冒雨赶来的读者挡在了门外,许多人甚至因此而悻悻然拂袖离去。

筹建数载,号称西北最大的西安图书大厦在开业前即在省内传媒大作宣传,众多读书人也都想尽早一睹其“芳容”,淘回喜爱的精神食粮。然而,9月28日开业当天,便有读者反映该大厦卖门票方让进入,令人大感意外。

9月29日下午,我们一行数人冒雨前往解放路上民生大楼斜对面的这座书厦。为的是一则看看读者反映情况是否属实;二则鉴于当日某报所言该书厦“一天销售20万元,盛况空前”的感召,顺便前去过过购书瘾。然而当我们来到彩旗密布的书厦门口,却发现数十人在雨中踟蹰,想进的顾客被几个戴大盖帽者拦住,让到旁边购买每人3元的门票。对此,旁边人群啧有怨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大摇其头说:“把上帝拦在门外,这就是咱西安人的新观念”;另两个正准备进的小青年见状则嘴里还嘟囔着:“嘿,这还要票呢,不去了”,转身便走。

购票进门后,发现书厦内果然窗明几净,气度非凡,电梯上下穿梭不停。但转过几层方发现可挑剔处着实不少。即以陈列论,一、二层按图书类别分类,三、四层有的却按出版社分类;书架上社科与科技杂陈,摆设与标识不符者比比皆是,使人在茫茫书丛中有不知所从之感;室内装潢虽然豪华,设计上未见国际通用的残疾人轮椅通道,仅有的少半架盲文书又放在最高层的五楼上,实在是漠视了这部分特殊群体读者的需求;全厦上下开架售书确实方便了读者挑选,但摆布太满,连一个供人歇脚喘息的地方都没有;特别是穿黄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太多,他们不是忙于导购、服务,而往往紧随读者前后,圆睁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将读者牢牢盯住,令人有每时每刻受到窥视压迫的感觉。

每每书市、书店开张,优惠售书已成为一个不成文的通行惯例,而许多书迷往往就是冲着优惠方去赶场的。而在这一书厦收取3元门票后,里面未见有一处标明打折的,连象征性的八五折、九五折,均告阙如。五楼几家奉命赶来助兴的区店,因为交过租场费,想给读者打折售书,却因上级有言在先,不敢声张。逢人过去看书时,他们只得悄悄打招呼让别声张,让看好书再说。同行几人就是这样象搞地下工作接头似地在买书中享受了打折待遇,过后仍忍俊不禁。

令人惊奇的是在购书的近两小时内,偌大个五层数千平米书厦显得空空荡荡,有的楼层顾客甚至没有工作人员多,并非象某个传媒渲染的呈现生意火爆、人声鼎沸景象。对此,书店有的师傅也不满意,在五楼几位工作人员就向人抱怨上级书店为挣钱卖门票,致使他们干坐着没有生意。

记者满腔热情而去,双手空空而归,却生出些许感慨。近年来书价暴涨,读书人叫苦不迭;二渠道大显身手,国有新华书店大叹苦经。理应在抑制书价攀升,增加竞争力上下功夫。如果仍是官商作风十足,甚至竭泽而渔,其承受的苦头将刚刚开始。即以此次书厦开张售票入内为例,从票上看也有地税部门印章,显系办理了合法手续,似乎无可指责;但为几块蝇头小利,而将上帝拦止门外,伤了读书人的心,损害的当是长远利益,实在是个愚不可及的招数,当为智者不取。

本报记者 郝振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