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靠科学的管理凝聚起职工的心
——对洛南县洛河建材公司的采访与思考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企业来说,只有在管理上下功夫,做文章,才能保障企业的发展。而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因素,企业的主体毕竟是广大职工,一言以蔽之,只有在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前提下,让职工知厂情监厂事参厂政,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使企业保持生命力,充满生机与活力。洛南县洛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洛河建材公司)正是在这些方面勇于探索、落实到位,从而推动了企业在近两三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
买方市场的出现,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既是压力,也是机遇。那种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沿袭粗放型或“生产队长”式管理模式的企业,已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洛河建材公司的党政工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走“靠知识管理”的道路,促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高层次发展,改革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而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抓手,因为它涉及到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诸多问题。为此,公司对厂务公开做到了思想、组织、措施上的落实,将它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形式,作为发动职工驾驭市场经济的一种尝试和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一个重要途径。除重大经营决策、业务招待费、物资采购定期予以公开外,公司坚持对副经理以上领导实行经营技能、廉洁奉公、工作政绩的三公开。为严格控制招待费,公司实行招待费支出指标到人,规定凡超额支出的,罚总支出数的3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以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获得群众基础,落实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权利。在这方面,洛河建材公司结合推行厂务公开的实践经验和企业实际,先后编制出规范岗位的“三五五”工作法和规范后勤管理人员的“三四三四四”工作法,使每个干部职工在工作中都有了严谨的行为准则。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职工工资晋升、奖金分配和住房分配等等,都坚持交由职代会讨论决定。例如,公司生产线的改造、大型设备的更新等等,都是经职代会表决通过后才实施的。实践证明,正是有了职工的广泛参与,才提高了企业决策的水准和科学性。在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原则的同时,公司把分配方案交给职工讨论,使个人分配递增22%,职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只有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与维护,企业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有鉴于此,洛河建材公司将集体合同作为职工维权的有效形式,切实履约兑现。今年6月26日,公司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与公司行政续签了新一轮集体合同。新的集体合同,在职工聘用、工资福利、工作时间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补充和进一步的细化。
为了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的落实、执行情况,洛河建材公司明确了监督办法,落实了监督责任。举凡企业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报告、技改方案、资产变动、奖金分配等几乎囊括了企业里里外外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都有相应的公开形式、公开程序以及监督部门和监督办法。
民主不是无形的,管理也不是抽象的。科学、民主的企业管理正体现于规范、明晰的制度之中。依靠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这两只轮子,依靠新型的管理思维,洛河建材公司使人的能量与创造力得到释放,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职工收入都达到了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
本报记者 辛国强
实习记者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