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02日
社会新闻
02

让舆论监督“条子”

据报载,某县组织部门最近向社会公示,今后在干部提拔任用上,凡是非正常途径写来的条子,不论来头有多大,一律交新闻单位曝光。此举一出,立即产生了效果。过去提拔一个干部,组织部长一般都要收到来自各级领导写来的推荐条子几十份,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而现在提拔干部,打招呼的、写条子的几乎没有了。

暗箱操作最怕阳光。其实,写“条子”也是一种暗箱操作。写条子的之所以不出面直接说情、干预,就是因为他们还有所顾忌。让舆论来监督条子,就是抓住了条子的把柄,就是将他们丑态公之于众,看谁还再敢写条子。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需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笔者认为,这种把条子在媒体上曝光,是一种监督,也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最佳方案,更是监督权力的有效方法。

当前,一些地方的舆论监督还仅仅停留在中央监督地方,上级监督下级,而且监督到什么程度,仍受到各种影响或挟制,如果像这种舆论监督,谁写条子,舆论的锋芒就对着谁;谁搞不正之风,舆论监督的矛头就指向谁;谁伤害了记者和群众,曝光的镜头就冲着谁,如此这般,自然记者们的笔头便“不软不秃”了,新闻记者遭受冷遇、打击的事件就会少起来。

让舆论来监督条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领导者率先面对监督,支持监督。让舆论来监督条子,它照出的,不只是简单的丑闻,更体现出民主参与的程度,映射出依法治国的进程。(赵军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