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其位为何难谋其政
——关于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软散问题的思考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大厦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在一些煤矿,一些区队,基层党组织虽然办公室挂着“党支部书记岗位责任制”的醒目牌匾,一面面锦旗令人眩目,工作记录、会议记录、党报党刊等等一应俱全。实际情况是有些基层党组织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组织党员学习,支部书记长期不过问生产情况、安全情况、部分党员思想涣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笔者最近调查了一些区队支部书记和部分党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体制上的掣肘。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在一些区队,一切重大问题决策权掌握在主管区队长手里,支部书记没有财权,人事权和工资分配权。他们唯一要做的工作是关心群众疾苦,这实际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经济权,没有分配权,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工人群众,又如何能得到实质上的关心?企业的中心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安全生产,而提高经济效益,人的因素第一。如果党组织不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职工积极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
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些支部书记和部分党员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术学习,他们既不熟悉党章,对党的历史更是所知甚少或完全不知。业务上也不精通,认为抓生产抓安全是区队长的事,书记只管人的思想,与懂技术没关系。所以一张报纸一杯茶,仍是一些区队书记的真实写照。一些支部书记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与所担任的领导职责不相适应。甚至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投机钻营,阿谀奉承,致使党员队伍思想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在工作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党政班子不团结。有些班子貌合神离,形不成统一意志和正确决策,区队长搞家长制、一言堂,缺乏民主意识,党组织失去了监督权。或者班子成员间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和领导艺术整体偏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如何尽快扭转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刻不容缓。必须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和发挥党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实践中积极行使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权,防止和改变区队长个人说了算的错误做法,应迅速提高支部书记和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把那些思想进步,勇于创新,工作能力强的先进分子提拔到领导岗位。另外,企业一定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和培训班,了解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状况和工作作风,防止和克服把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的“配角”“陪衬”的错误倾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吕长城 康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