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05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不妨开科取官 历史上的于成龙 欺人太甚 妙说 图片新闻 拍结婚照 元宵节史话 我为什么不快乐 电冰箱除霜妙招 小姑出嫁了 哪些食物能“吃掉”皱纹 正确使用铝制餐具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不妨开科取官

□文/孙天常

本人是教师,对官场行情不甚了了。看到弟子辈十载寒窗,百场文战,好不容易才获得一张文凭,挣得一份职业,不由生出一番感慨:何时对官员也来个“开科取士”,那多好啊!

不错,现时的官员选拔,你不能说不严格,不能说不周密。什么物色呀,培养呀,划入梯队呀,挂职锻炼呀,组织考察呀,群众评议呀,领导拍板呀,一套一套的,但总体来讲,官员的产生还是容易多了。至于当官后捞文凭,更如探囊取物。不是么?如果需要,一个会议会诞生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后起之秀,绝对的适销对路。要弄文凭么?小菜一碟,可以信手拈来。中专毕业的胡长清,数年来官运亨通,且轻而易举地搞来北京某名牌大学的文凭,甚至被聘为大学教授便是个典型。

我决无有意贬低所有“公仆”的病态心理,客观地说,“公仆”的主体还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不少“公仆”是让老百姓指脊梁骨的。除了政治上蜕化变质和生活上腐化堕落外,其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是让人难以恭维的。不是有人把“贿赂”念成“有各”么?不是有面对镜头自称“不懂法”的政法委书记么?山西不是有位“三氓”院长姚晓红么?各地不是有多次上当受骗“交学费”的长官么?假如我们对其在进行严格的考察的同时,实行公开的考试选拔,那些庸才和蠢才就不得其门而入了。庶几我们的事业才会少受点损失!

时下,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蔓延滋长着令人担忧的浮躁之风、享乐之风和庸俗的作风。不少人一入官场,便自认“修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放松了“充电”和提高,或沉醉于酒场舞场,或痴迷于编织关系网,或热衷于利害算计,或奔波于迎来送往。他们娴熟于表面文章,习惯于发号施令,哪有功夫和心思静下来学点真本事!即令他们原来文化水平很高,几年功夫,也荒废得“江郎”才尽了。别看有的公仆人前指手划脚,哼呀哈的,一副无所不会的架势,其实“腹内草莽”,关键时刻就露出窘相。一旦开科取官,他们能蒙混过关么?万一侥幸过关也决难潇洒度日。这就会使他们沉下心来学习有关知识,耐下性子搞点调查研究,真正解决点实际问题。这对转变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无裨益。

科举考试自从隋文帝发明以来,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外,但仍是无法替代的选拔人才的最公平、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方式。人常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蹓蹓,用在官员选拔上则是栋梁是英才上考场练练。你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你是哗众取宠的江湖骗子,你是只知皮毛的“半瓶醋”,你是徒有其表的“镴枪头”,尽管你有手眼通天的门路,尽管你有目空一切的派头,尽管你有挑战天下的架势,尽管你有把蚂蚁吹成大象的吹牛术,但面对只认水平不认来头的试卷,自会原形毕露。看我们的科技人员和莘莘学子吧,他们的文凭和职称的取得有如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考,又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阵阵打冲锋。那文凭和职称才沉甸甸,硬梆梆,响当当!而有的“公仆”人在官府生,文凭从天落,让主人莫名惊诧,岂不是有失公平么?

为政之要,首在择人。“公仆”素质的高低决定我们事业的成败盛衰。而且吏为民师,“公仆”的形象关乎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选贤任能”,就等于树起一面旗帜远贤亲佞,就会丧失人心丧尽民气。为民择官,慎之又慎,它不能由某个长官钦定,也不能只由有关部门考核鉴定,还应该加上考试这种通行的办法。不然,那些不学无术拍马有术的“马屁精”会跻身官场;那些不懂科学却精通关系学的投机者会立于要津;那些无德无才的江湖骗子会得意一时。那才是灾难性的后果呀!

封建社会通行“开科取士”。那考试是十分严格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等级森严;举人和进士决非浪得虚名。我们为人民选拔“公仆”,自要愈加严格。

况且,官位的易得会助长“官本位”意识,甚至会成为整个社会的通行法则,那问题就更为严重。同时,会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既然十分才干三分傲骨抵不上三分钻营二两谄笑,那么你孜孜矻矻苦读岂不是冒傻气么?

所以,我看不妨来个开科取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