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05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不妨开科取官 历史上的于成龙 欺人太甚 妙说 图片新闻 拍结婚照 元宵节史话 我为什么不快乐 电冰箱除霜妙招 小姑出嫁了 哪些食物能“吃掉”皱纹 正确使用铝制餐具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历史上的于成龙

□文/朱耀儒

于成龙(1617年-1684年),清代山西永宁(今离石县)人,字北溟,号于山。他是明崇祯年间的副榜贡生,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45岁的时候才授为广西罗城知县,从此踏入仕途。

广西罗城“居万山中”,“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于成龙用土坯砌成台子做办公桌,用荆条编成篱笆围成衙门,所用的炊具只有一口锅和几个碗。他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当地群众虽然生活贫困,但每年都能按时完粮纳税。别的县官征粮时都要收些“火耗”,于成龙从来不收“火耗”。百姓过意不去,有的给他桌上放点零钱,让他买酒喝;有的每天前来问安,帮他做点事。他调离时,罗城百姓夹道欢送,有的人送他几百里,硬是让他劝了回去。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调任为四川合州知州。当时,四川正值大乱之后,人少赋重,役杂弊繁,百姓苦不堪言。于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很快让百姓获得了温饱,留下了极好的口碑。不久,于成龙又被调到湖北黄岗任知州。黄岗盗贼遍地,土匪横行,百姓很难安居乐业。于成龙扮作乞丐,混入一个盗巢,卧底十余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他出来后一网打尽了所有匪贼,其他匪贼望风而逃。他常常微服私访,了解民间疾苦,帮助百姓解决了许多问题,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康熙十三年(1674年),于成龙代理武昌知府。因在招抚地方强盗中有功,被擢为黄岗知府。在黄岗,于成龙指挥并参与了一次大规模的剿匪平叛战争,使号称“东山贼”的一股强盗灰飞烟灭。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任为正三品的福建按察使。当时,清军刚刚平定耿精忠的叛乱,将大批平民当作叛匪关押,又把几万青年男女当作奴隶役使。于成龙质问说:“这些妇女儿童怎么会是叛匪呢?”清兵只好把他们都释放了。于成龙不仅爱民如子,也对贪官恨之入骨。他在康熙十九年任直隶(今北京)巡抚时,发现青县知县赵履谦贪赃枉法,在说服教育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他弹劾赵履谦,使赵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第二年,康熙召见他,赞扬他是“清官第一”,并问他清廉之人还有谁,他向康熙推荐了谢锡衮、何如玉、罗京等人。康熙赐他国库所藏的上千金帛和自己所乘的良马一匹,并赋诗表彰。不久,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他勤于政业,“治事尝至达旦”;他坚持微服私访,深谙民风世情;他生活极为俭朴,只吃咸菜青菜,以至于当地百姓叫他“于青菜”。在他的影响下,江宁官吏的廉洁蔚然成风。当然,于成龙的廉洁也使一些贪官心怀不满,副都御史马世济就在康熙面前说于成龙的坏话,可康熙却说:“干成龙性格耿直,廉洁奉公,像于成龙这样的人,天下能有几个!”于成龙不但没有丢官,反兼安徽巡抚,“摄两巡抚事”。

于成龙做官数十年,从来不携带家属,总是一人在任,生活自理。他是在任所病故的,总督衙门为他料理后事时,发现他的卧室里只有一件袍子、几斗米、几碗食盐,所藏仅三两银子,2000文铜钱。百姓得知于成龙去世,“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可见他在百姓心中的位置。后来,凡是他做过官的地方,都为他建立了祠堂,经常缅怀这位难得的“青天”。康熙为他亲书“高行清粹”的匾额,赐谥他为“清端”,“加赠太子太保”。这是皇帝授予他的最高荣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