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08日
维权之页
03

弱势群体职工生活问题应引起关注

企业长期停产 工伤职工熬煎

由于企业长期停产,西安永固纸袋厂受工伤职工王小平,两年多来一直无生活保障,尽管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在春节前作出部分裁决,让厂方先行支付1000元生活费,但是至今仍未履行。

王小平是1986年在工作中受伤,肝脾破裂,手术中脾全部切除,肝部分切除。出院后,经西安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工残五级。由于本人身体状况已无法从事企业安排的工作,只得呆在家靠每月200多元的伤残抚恤金维持生活。因厂子效益欠佳停产,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王小平那点微薄的伤残抚恤金也得不到保证,一大堆医药费发票更是无处报销。

迫于无奈,王小平只得求助法律途径讨要生活费,他向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春节前,市仲裁委作出部分裁决,厂方先支1000元生活费让王小平度难关,可是厂方连这点钱也拿不出,他们的确无力支付,就连仲裁费也交不起。该厂负责人曾说,如果有钱交仲裁费,我早就给职工发生活费了,也用不着打官司。

据了解,西安永固纸袋厂是一家集体企业,已停产多年,职工长期放假。国有企业职工遇到此类情况,还可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而作为集体企业的西安永固纸袋厂,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加之西安市没实行工伤统筹,即使将来下达了裁决书,也恐怕只能是一纸空文。

类似王小平这样的职工,还有不少,本报以前曾报道的某食品厂患职业病的职工柴长生,就因无钱医治而死亡。企业效益不好,自己又无力从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支付能力有限,不是很健全。那么像王小平这类弱势群体,生命、生活遇到威胁又该如何解决?怎样建立一套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处于弱势群体职工的生活困难,应引起社保部门的关注,使他们不再拖着病残的身体为生活而发熬煎。

■本报记者 焦晓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