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企业缘何不愿当先进
年前,笔者陪同一位领导到企业调研,发现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一些企业不愿当先进!经过一番明查暗访,我们发现,在企业不愿当先进的背后,厂长经理们还有许多不愿吐露的苦衷。
纷繁的社会活动,时间“陪”不起
企业当了先进,厂长经理更应该将时间精力放在企业发展及生产经营上,但纷繁的社会活动,却使厂长经理们难以招架。上级部门隔三岔五召开的有关会议,邀请厂长经理们去介绍经验;检查团、参观团等团体一拨接一拨地来企业检查、取经,要请厂长经理亲自陪同接待;各种群体、社团名目繁多的活动(如庆典、开业、义演等)也要厂长经理去“捧场”、“赏光”。一些厂长只得白天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晚上处理企业正常事务,工作累得够呛,时间和精力对他们来说常常“透支”。
八方来伸手,钱物“赞助”不起
先进企业一般经济效益都比较好,这在一些人眼中自然成了“唐僧肉”。对此,某厂长心里如数家珍:“婆婆”要管理费,贫困单位要扶贫费,一些活动要“赞助费”,新闻单位要广告费……,这费,那费,说不清,道不尽。有的还直接向产品下手,向煤矿要煤炭,向水泥厂要水泥,向电器厂要电器,各种费、物名曰赞助,实则指令摊派。且不说“婆婆”们不敢得罪,就是那些与企业毫不相干的单位更是不能拒绝。若对其指令不办,便说你“尾巴”翘得高,目中无人,以后时不时给你递个“小鞋”。
社会舆论压力大,心理承受不起
长期以来,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先进企业似乎什么都应该是先进,大到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小到灭老鼠查厕所。另外,先进得永远是先进,工作要不断有新招,经验要不断有新点,不然就是后退。这些舆论定势对先进企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先进成了套在企业身上的枷锁,使厂长经理们一直处于心理负荷运行状态。殊不知,企业发展常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世上没有常胜的将军,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营状况出现一些波动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先进企业尽管光环耀眼,但种种苦衷却让厂长经理们无可奈何。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企业减负的今天,但愿这些问题能给有关部门一些启示和深思。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