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挣脱毒雾求新生
在宝鸡斗鸡的塬上,我们找到了采访对象司马学亮的家。远远地,一副春联映入眼帘“一饱莫忘千日饥,三夏须备九冬寒”,横批是“居安思危”。两只小狮子狗不停地摇着尾巴向我们欢叫着。
“这个家是很有生机的”,这是记者的第一感觉。
司马学亮在斗鸡这个地方是个人物。因为他曾经风光过;也曾经一度连续8年陷入吸毒的魔窟;而现在,他正在靠自己的双手走向新生。
1988年前的司马学亮曾是宝鸡市一家建筑单位的工人,后来自己经营了一家烟酒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是斗鸡数上名的万元户。可灰暗的1988年还是来了,这一年,他染上了毒品,这一沉沦就是8年。
沾上了毒品,司马学亮才发现自己的那几万元家当原来这么不够用,为了吸毒,他卖掉了家中所有能卖的东西,借遍了所有能借到钱的亲戚朋友。可当人家得知他吸毒后,就再也不借他一分钱了。司马学亮开始以贩养吸,河南、宁夏、甘肃,到处都留下了他贩烟的脚印。“那会还没缉毒法,要搁现在早被敲头了。”司马学亮回忆那时的日子依然留有后怕。
1994年7月,司马学亮被判了两年零6个月的劳教。也就是在这时,他唯一的3岁女儿患上了脑膜炎。这突降的飞来横祸让被毒魔缠绕的司马学亮清醒了半截,继而又意识到除身上的几包毒品外,哪还有一分钱给孩子治病呀!穷途末路的司马学亮蹲在地上痛哭,孩子怎会有我这样一个窝囊的爸爸!女儿在亲戚的帮助下住进了医院,而司马学亮也因此事决定彻底戒毒,虽然这之前他已戒了无数回。
孩子病好后,司马学亮来到了劳教所。两年来,为了彻底戒毒,他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每次想放弃时,一想到孩子那双无助的眼睛,他就更下定决心,和毒魔抗争到底。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从心理上抵挡住了毒品的诱惑。1998年,一身劳教服的司马学亮走出了劳教所。家里凄惨的景象让他呆住了,年迈的老母亲和5岁的小女儿在刺骨的寒风中洗衣(劳教中妻子与他已离婚),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一张床板和一个破柜子,两年多来母亲和女儿靠着捡破烂挣点零花钱。吸了整整8年毒,看看其他同龄人早已步入小康,而自己的家却连旧社会都不如!
司马学亮告诉自己,他要重新撑起这个家!
跑车、卖水果,司马学亮抓住一切机会赚钱维持家用。1998年底,司马学亮决定自己搞养殖。在无成本、无地盘的情况下,亲戚朋友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司马学亮离开城镇在市郊塬上租了两亩荒地,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3间平房并给荒地砌了围墙。
8只羊羔和一头小羊买回来了,毫无养殖经验的司马学亮虚心向别人求教,精心照顾着它们,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向母亲和孩子证明他和从前一样,能从正道上挣钱养家糊口。
在司马学亮的院子里,记者看到又新砌了10个猪圈,司马学亮说,一开春母羊生了羊崽就有羊奶了,他准备靠卖羊奶的钱再添几十头猪,好的话再添几头牛犊,他要把这综合养殖搞得红红火火。我们知道,真正能戒毒的人很少,戒了毒靠自己双手干事业的人更少,司马学亮正在努力朝他的目标前进着!
本报记者 景欣 摄影 王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