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15日
维权之页
03

工会工作为何缺乏主动性

工会是工人的组织,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从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而在一些单位,工会却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整天跟着行政领导转,人云亦云。当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挺直腰杆为职工说话,甚至“拿着鸡毛当令箭”,成了行政的“帮凶”。职工有冤无处鸣,有苦无处诉。久而久之,工会在职工群众的心目中就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虚设机构,从而造成工会工作处处被动,处处受牵制,让人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

一是不知法。工会组织特别是工会领导人自身素质差,对与工会组织有密切关系的《工会法》和《劳动法》吃得不深不透,一知半解甚至糊里糊涂。在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为职工讨回“公道”。使工会本身“心有余力不足”了。

二是不知责。常言道“知责方知行”。作为一级组织连自己的职责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指导实际工作呢?工作的盲目行动,造成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三是不知情。在实际工作中,对职工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一概不知。不知道职工最需要什么、最盼望什么,更不知道职工在呼唤什么。工作失去了群众基础,脱离了主体。为职工说话办事也就无从下手。

四是胆子小。这主要取决两个方面:首先是天生胆小怕事,怕得罪领导给自己穿小鞋,于是不分对错真假合理不合理,人云亦云、趋炎附势;其次是自己工作业绩不突出,在行政面前说不起硬话,失去了行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和信任,说起话来也就没有分量。

五是自身业务能力差。平时不肯钻研,不求上进,对工会业务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这还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工会主席是上级任命,之前大都没有接受过工会业务的系统培训,造成工会组织没有群众基础,业务生疏、没有责任心,工作起来很吃力也很被动。

如今,工会的地位提得越来越高,“坚决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口号喊得越来越响,如果工会工作一直让人牵着鼻子走,最终受害者还是职工群众。那维护职工的利益又何从谈起呢? ■王学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