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14日
综合新闻
02

春藤发新枝

——宁强县炼锌厂稳中求进小记

宁强县炼锌厂创建于1989年,占地40亩,总资产1959.5万元,是主营锌治炼的集体企业,曾荣获省乡企基础管理“优良级”、“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省“创名牌重点企业”等多项殊荣。2000年,该厂在以袁明庆厂长为首的一班人的带领下,锐意进取,克难求进,一举实现工业总产值3663.8万元,销售收入2890.3万元,利税202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8.2%、14.4%和33.6%,三项主产品被国贸会推荐为“迎接加入WTO高质量产品”,为企业在下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2000年初,袁明庆就提出,企业只有自觉参与竞争,才能争取主动,不断发展。他们瞅准有色金属市场稳中攀升的市场机遇,借鉴南方企业管理模式,自我加压,完善了各条生产线和供销工作承包责任书,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努力把市场不利因素消化在“内部挖潜”上,使平罐回收指标由99年的83.7%提高到85.68%,日产量稳居1.28吨。

同时,厂委会成员和中层干部对自己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全厂上下齐抓共管的势头,加大了各项工作的落实考评力度。“一帮一、带一群”及各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顽强拼博的工作热情及勇于向上的竞争意识,使“凝聚工程”得以实施,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袁明庆认为,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他们把人才培养做为一项坚持不懈的工作来抓,并且敢于大胆使用人才,做到“教育经常化、管理目标化”,全年累计培训人员20余人次,“量体裁衣,任人为贤,人尽其才”,加大奖励力度,激发了管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实现质量振兴是改善企业素质、增加产品市场竞争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宁强炼锌厂以“产品为龙头,质量为保证,工艺为基础,效益为中心,节能降耗为重点”,坚持“边生产,边改造,生产改造两不误”的原则,2000年先后对碳酸锌部分生产工艺、活性氧化锌生产设备、硫酸泡沫塔等进行了技术性改造,使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碳酸锌含砷、镉元素降低,达到企业执行标准。工业活性氧化锌符合行业执行标准。其中锌锭、碳酸锌、工业活性氧化锌被评为“创名牌重点产品”、“入世推荐产品”,深受用户信赖,还得到了台商的认可。同时产品生产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通过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给企业带来了突出的经济效益。

面对可喜的成绩,袁明庆一班人没有陶醉。他们在培育锌锭,碳酸锌等拳头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焙烧能力优势,积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集资42万元,历时四个月新建了三座平罐炉,年产量新增1300吨,产值将增加1000万元,新增电力容量180KVA。

采访结束时,袁明庆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国家十五伟大蓝图,我们已把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市场开拓和新产品开发上,力争今年实现总产值4500万元,销售收入4000万元,利税250万元的奋斗目标,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宋一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