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憩心亭 婚礼在两张轮椅上举行 历史与生命的关怀 柔软的街 搬迁 在困境中奋进 在改革中发展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憩心亭
0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当花季少女为爱情跳楼喋血而造成终生瘫痪时,一英俊小伙子却悄悄走近她,并不顾家人的反对勇敢地向她表白爱情。正当这对恋人如痴如醉沉浸爱河时,厄运却再次降临到他们头上,从而,导致了一段一波三折、一咏三叹的旷世奇缘。请看——

婚礼在两张轮椅上举行

□文·图/张正直 梁克水

2000年6月12日,济南电视台演播室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一对高位截瘫的恋人坐在两张轮椅上举行了跨世纪的婚礼。当主持人将一束鲜花献给这对新人时,新郎新娘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至此一段旷世奇情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痴情少女跳楼喋血

1994年5月26日晚上,灿烂的银河里牛郎织女星正深情地凝望,忙碌的人们已沉浸在梦乡,在临沂某酒厂宿舍楼405房间,一对恋人正在激烈地争吵,谁也没注意到一场悲剧正在悄悄上演。

“你怎么能脚踏两只船,你到底要我,还是要乡下那个女的,今天,你一定要说明白。”姑娘怒目圆睁。

“要原来父亲订的那个。”小伙子似乎铁了心。

“原来你以前的山誓海盟全是假的,你在骗我。”姑娘伤心欲绝。

“随你怎么想吧。——如果没别的事,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见你了。”小伙子似乎已很烦。

“好,我走,走了你可别后悔。”情绪混乱的姑娘失去了理智,不知不觉地从四楼纵身跳下……

“——啊——!”随着姑娘一声惨叫,一起不该发生的惨案发生了。

这位姑娘名叫张伟,家住临沂市半山区。1991年3月,年仅21岁的张伟成了临沂某酒厂包装车间的工人。这家酒厂效益非常好,姑娘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干起活来十分卖力,再加上姑娘喜欢文学,很有才华,且人长得俊俏,待人诚恳老实,所以很快就成了厂里一些小伙子追逐的焦点。面对一封封滚烫的情书,姑娘都委婉地拒绝了。原来姑娘早已情有独钟,芳心暗许了。他叫陈立,是她所在车间的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技校毕业。小伙子虽然家在农村,但人长得可以,且能说会道,人缘非常好。陈立经常帮张伟干一些重活,并有事没事地跟她搭话。最令张伟感动的是每逢陈立回家,总是带回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从陈立柔波似的目光里,张伟读到了一种触电似的感觉。于是,他们便如火如荼地恋爱了。一天晚上,陈立约她出去玩。他们沿着河沿走了很长一段路,俩人谈论着结婚后的打算。正当张伟沉浸在美好的情爱憧憬里,突然,陈立张开双臂紧紧地将她搂在了怀里并狂吻了她……

后来,陈立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爱你一辈子,决不变心,否则天诛地灭。”

正当张伟庆幸自己拥有了一份美好的爱情时,陈立的父母突然赶到厂里,郑重地告诉张伟,他们早在5年前就在老家为儿子订了亲,劝张伟离开陈立。听到这个消息,张伟几乎气疯了,她当即找陈立当面对质。没想到陈立坦白地承认了这一切,并告诉张伟,他会尽力做他父母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和原来的姑娘解除婚约。谁知,这件事过很长时间,仍然没有半点进展,据陈立讲,他多次与父母抗争,但都失败了。最后,他只好提出了与张伟分手。性情刚烈、感情专一、视爱情为生命的张伟悲痛欲绝,便选择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挑战世俗,英俊少年爱上残疾姑娘

通过两天两夜的急救,大难不死的张伟终于醒了过来,只见父母和其他亲人在身边垂泪,当她试图站起来时,这才发现,腰以下已全部失去了知觉。“我不要,我不要,让我死吧!”她突然疯了似的将吊瓶架推倒,母亲连忙扑了过去,将她紧紧地抱在怀里,大颗大颗的泪珠撒在了张伟的脸上。经医生全面诊断,张伟系高位截瘫,即腰部以下的躯体全部瘫痪。

从此,全家人省吃俭用,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给张伟治伤,先后到过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大医院,然而,所有的努力全都落空。更令张伟伤心的是自从她摔成重伤后,陈立一开始天天看望她,后来再也见不到他的踪影了。

“看来,所有的爱情都是假的,人生是一场欺骗。”张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为此,她多次选择自杀,母亲几乎天天寸步不离地守着她。为了给女儿解闷,母亲专门为她买了一台袖珍式收音机。从此,这台收音机便成了张伟生活中唯一的伙伴。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她每天晚上几乎把所有的台都听完了才休息。

在电台节目中,她最喜欢的是省城一家电台的交友热线了。有一天,她终于拿起了笔蘸着泪水将自己的苦难经历写成了一封长信,寄给了该节目的主持人,在信的结尾中她悲观地这样写道:“难道一切真情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难道一切梦想,都注定要折断飞翔的翅膀?说什么白头到老,谈什么地老天荒,全是假的……。”

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播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张伟便收到了40余封信。在这些来信中,有一位叫余洋的小伙子引起了她的特别注意。该青年是平度市某建筑公司工人,他的来信足有20多页,信中除了对她用情专一、视情如命表示高度赞叹外,更多的是批评她选择自残的这种做法。最后劝她振作起来,忘掉过去,天涯何处无芳草,像张海迪那样,身残志坚,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在来信的同时,还为她寄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余洋的来信,给了张伟很大的鼓励,于是,她趴在床上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给远方这位陌生的朋友写了一封回信。很快,她又收到了余洋的回信。这封信更长,足有30余页,上面旁证博引、引经据典地给她讲了50余位古今中外名人的成功经验,像司马迁、孙膑、贝多芬、勃朗宁夫人、张海迪等等,鼓励她成为生活的强者。从此,两个年青人便开始书来信往,有时候余洋每个星期为她写的信多达六封,每封都超重。他们一起谈论人生、事业、爱情、金钱等等,并互相交换了照片。终于,有一天,余洋在信中郑重地提出来要照顾他一辈子,并在信中的结尾引用了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爱你,以童年的天真和忠诚;爱你,以眼泪笑声及全部的生命。”面对余洋的来信,她十分感动,通过近三个月的纸上谈“情”,她对余洋已比较了解了。余洋的一封封来信,犹如一缕缕春风融化了她心灵深处的坚冰,帮助她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但当她想到自己高位截瘫的现实,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作为一个女人,她连起码的夫妻生活都无法维持,更不用说为他生儿育女了。她感到如果答应了他的求婚,对余洋说,太不公平了,他毕竟是个健康的、有七情六欲的男人呀!

在平度余洋老家,当余洋把张伟的情况和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父母时,立即遭到了全家人的坚决反对,其父大骂余洋一时头脑发热,其母也明确表示,如果余洋这么做,她宁愿没这个儿子。

面对王伟的拒绝和家庭的压力,余洋痛苦异常,他对父母说:“她虽然身残,但她的灵魂是完整的,她同样有获得爱的权利。”为此余洋决定暂时搬出去住,等待父母想通的一天,他又向单位请假,亲自来到临沂。

两个心仪已久的年轻人终于见面了,张伟激动地流下了泪水。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两颗心靠得更近了。在陪伴张伟近半个月的日子里,他天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为防止她她腿上的肌肉萎缩,他每天陪她按摩达5个多小时。但每当余洋提出建立恋爱关系时,总是遭到张伟的拒绝。张伟说:“今生我们没有情缘了,你就给我当个小弟弟吧。”最后,万般无奈的余洋发誓道:“张伟,你不要折磨我了好吗?难道我只有像你一样瘫痪了,你才愿嫁给我?如果是那样,我愿早日瘫痪……”

面对厄运,有情人终成眷属

余洋那句誓言,竟成了他厄运降临的谶语。

就在余洋从临沂回到平度后不久,在一次雨天的施工中,他爬上三楼去挂防护网时,不小心触到了35000多伏的高压线上,巨大的电流将他从三楼击落了下来,他也成了一位高位截瘫者。

此刻,更令余洋痛苦的是很难兑现当初照顾张伟的诺言。如果张伟知道这件事该有多伤心呀!不,不能让她知道,我要自救,争取早日站起来照顾她。于是,无论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是在家里,他都用手扶着墙尝试着迈步,但每一次都失败了,浑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为了锻炼脊椎,他利用窗子上的防盗钢筋,一次次艰难地做着引体向上。为此,他的手掌无数次磨起了血泡,但他仍然感到腰以下的部分没有一丝感觉。

有一天下午,余洋趁父母不注意,偷偷地爬出家门,来到一座废弃的学校操场上做牵引,当他正专心致志做着,忽听身后传来了“嘤嘤”哭泣声。他回头一看,不由得惊呆了,只见自己朝思暮想的张伟正在自己身后的一把轮椅上。原来,自从余洋离开临沂后,张伟天天在家里望穿秋水盼着余洋的来信,但近两个月了,一直没有余洋的消息。一种不祥的预兆蓦然爬上了姑娘的心头。她连忙请求哥哥找车前往平度。当赶到余洋家中时,便知道了这一切。

余洋望着身后不足七米远轮椅上的张伟,什么也没说,艰难地匍匐到张伟的轮椅边,短短的七米远,余洋感到仿佛像爬了一个世纪。然后,他抚摸着张伟的手说:“伟姐,我赞成做你的弟弟。”“不,余洋,我们结婚吧?”于是,一对恋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轮椅倒了,但他们也顾不得了!

1999年6月,这对历经磨难的恋人在临沂婚姻登记处正式登记,夫妻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2001年3月15日,福建东南卫视专程赶到临沂,对这对患难恋人进行了采访,并为他们购买了机票,邀请他们到福州进行现场拍摄,再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001年4月,张伟告诉记者,拟向厂里要套房子后在家里再按家乡的风俗重新举行一次婚礼。目前,张伟正着手创办爱情热线,专门服务于那些在恋爱婚姻方面遭受挫折的男女,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余洋正在练书法,还是一个十足的球迷。由于受身体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生活极为艰难和清贫,因此,还需要社会上更多的有心人给予他们最大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关注他们的追求,关注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残疾的躯体发出完美的人性的光辉。因为社会需要爱,人们到处都充满着真善美。

(本文除张伟、余洋系真名外,其余均为化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