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18日
头版
01

延安,永远的圣地

建党80周年前夕,革命圣地延安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一方热土。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游人纷纷来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寻找延安精神的形成轨迹,喜看圣地今日的巨大变化。

记者在延安采访期间,深切地感受到延安这块饱含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所涌动的“旅游热潮”。无论是在凤凰山、王家坪、枣园和杨家岭四大革命旧址,还是在南泥湾、延安革命纪念馆,每天都能看到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寻古访今。在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中,有原先在延安战斗过的老革命、老延安,更多的是党团员和中小学生。据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孙书记介绍,前不久,云南和天津分别组织了足有千人的老干部参观团,直接坐“红色之旅”火车来延安参观访问。从5月20起,在“五一”黄金周之后,延安就迎来了“七一”前夕旅游的“旺季”。这主要是全国各地组织的党团旅游团,这些旅游团一般先来革命纪念馆参观,后再到各大革命旧址参观。据粗略统计,这些天来延安参观的人日平均在600-700人,有时竟达千人以上。目前的游客总量比往年同期超出70%左右。

延安曾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改写了延安的历史。1935年10月,党中央领导的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就成了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时间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人们来延安看什么?延安什么地方最吸引人?记者在枣园采访一从广州来的旅游团时,他们说,“来延安就看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延安战斗生活的情景,延安最吸引人的就是这里的革命旧址及旧址里说也说不完的丰功伟绩。”

据了解,连日来,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在内的中央及省内外十几家新闻单位也来延安采风。通过他们的采风,他们要告诉国人,革命战争离不开延安精神,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延安精神,延安是国人心中永远的圣地。而延安人民也正在用这种光荣传统建设新延安。

全国各地的游客在瞻仰革命旧址,感受圣地历史魅力的同时,更惊叹延安如今的变化。他们在无意中发现,现在延安的楼变高了,街道变宽了,天变得更蓝,山变得更绿,就连延安人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和西安人接近了。表面的现象已让人折服,更有数字显示:到去年年底,延安13个县区全部脱贫,全市整体越过温饱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6.2亿元,“九五”期间平均增长9.2%;去年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2.9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今日的延安已成为西北地区一颗新兴的经济“明珠”。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