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默默无闻的“铁人”
提起“铁人”这一称号,人们大多会想到五十年代大庆油田那位全国劳模王进喜。然而,我这里所说的“铁人”,虽也是劳模(不过非全国劳模),名字也仅和王进喜一字之差,但绝与彼“铁人”无半点联系。
在陕西胜利机械厂铜材分厂采访,听人说有个“铁人”月月超工时超定额,去年一年干了两年的活,今年更猛,四月份超工时255.2小时,超定额159.2%,五月份又超过定额160.6%。于是就想见见这位不为外界人所知的“铁人”。
印象中,这种肯吃苦能干活的“工作狂人”,多半是那种身体强壮如铁般结实的那类人,但眼前的这位正在工作台上忙碌的“铁人”,却显得有些瘦弱,个不高,话不多,谈到自己更是羞羞答答。可作为生产班长,在铜材生产线最后一道工序上,无论是各种铜型材的酸洗、退火、校直、锯切、定尺、捆扎、打磨,他都表现得游刃有余。
一位工友这样评价“铁人”,“一切尽在不言中,功夫全在干活时”。车间领导对他更是赞不绝口,“他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用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对铜材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操作规程了如指掌,班组内大小十几台设备他都能熟练操作、维修、调试和保养”。怪不得自从他1987年从部队转业进铜材厂,十几年来他所在的班组从来未发生过任何大的质量事故。
他的勤恳敬业,也屡屡为他争得了荣誉,他曾被评为宝鸡市劳动模范一次、省劳动竞赛标兵一次、厂级劳动模范五次,年年被评为厂级优秀党员和先进生产者。被大伙亲切地称为“劳模王铁人”。
说了这么多,“铁人”到底是谁?告诉大家,他就是陕西胜利机械厂铜材分厂挤拉车间酸洗班一名普通的工人,名字叫“王占喜”。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