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汗洒焦炉不言悔
高晓民,瘦长脸,中等偏瘦的身材,从1989年8月招工进韩焦公司当了一名农民轮换工起,他已在烟熏火烤的焦炉上度过了12个春秋,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韩焦这方热土。
当了近十年的出炉班班长,高晓民最切身的感受是:打铁贵在自身硬,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对你心服口服,才会心甘情愿跟你吃苦受累。
在车间,班长大小是个官,但高晓民却不这样高看自己,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多年来他总是早上班、晚回家,班中除指挥、巡查之外,就一直呆在焦炉上,从不擅自离开岗位搞特殊化。遇到生产上出现紧急情况,更是冲锋在前。有好几次,出炉时遇到推焦困难,生产被迫中断,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时间一长,焦炭质量和炉体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紧急关头,他迅速组织全班人马,冒着近在咫尺1000℃的炉温,脚踩烫烧的平台,硬是用铁钩、刮板和铁铲从炉膛往外扒焦。虽然脸被烧的红痛难忍,浑身大汗淋漓,但他和大伙毫不退缩,直到红彤彤的焦炭推出炉外,生产恢复正常。
他所带的二期焦炉出炉三班,除熄焦泵房有一名女工外,其余17人均为五尺男儿。有清扫炉顶的,有扒门的,有铲刀的,还有开四大车的,尽是些露天作业。苦脏累险的活儿。每出一炉焦需各工种配合操作才能完成,不论哪个人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出炉中断,直接影响产量、质量指标的完成。为此他经常利用班前会讲纪律、讲操作、讲安全,用发生在身边正反两方面的人和事,教育大家认真负责干好本职工作。2000年年初,由于受市场影响,公司产品积压,焦炉被迫限产,工人工资一度不能及时发放,班里有的员工请假,有的不安心上班,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他就主动找员工谈心,把公司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传达给员工,因势利导,稳定员工的思想,使他们安下心来干工作。
12年来,高晓民在冬日寒风刺骨,酷暑热浪袭人的焦炉上,不知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当我问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后悔时,他却笑着说:“当年跟我一块参加工作的不少人还在焦炉上干着,他们无怨无悔,我有什么后悔的。”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本职工作的那份理解和挚爱。
今年3月,荣膺韩城市第二届“十佳员工”称号,也是社会对他的一份回报。 ■杨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