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30日
综合新闻
02

陕西青年企业家有“想法”

“我们也有想法和烦恼……”近日,在“青年企业家西部行”赴陕经贸协作考察活动中,陕西省的部分企业家流露出这般心态,其中反映出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共有来自东中部省市和香港及海外的220名青年企业家、经济专家以及陕西省10个地市的600多位青年企业家、企业代表参会。面对这一盛会,陕西的部分企业家和外省代表的反映迥异。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的讲话,博得了众人的一致掌声,会后,陕西的个别企业家津津乐道的是国外模式,而对现成的展览显得有些“迟钝”。活动期间,共青团陕西省委精心为本省企业布置了“青年企业家西部行”赴陕经贸协作考察项目展厅,共推出140余家企业165块展板,24个展台(厅),准备以此吸引外来企业家们咨询、洽谈,可展会期间,记者发现,参展的多数企业准备不足,一些企业只印发了本企业的简介,而对于欲开发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论证报告、投资盈利水平报告一问三不知,甚至个别企业临时招聘了人员守摊子。一些外来企业家感兴趣的项目,在谈判时,省内企业家不愿让步而失之交臂。

同样,这次盛会个别青年企业家依旧“羞涩”,坐在展台“钓鱼”,只看到自己在省内的优势,动辄以“西部大开发的先头兵”自居。甚至对外省企业家的主动出击有微词,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外省企业家进展厅、洽谈会与合作伙伴协商合作事宜,省内一些企业家在闲谝。来自外省的一位企业家两天中,凭借着频繁的“外交”攻势,和30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交流,我省的几位企业家却连摊子也不守了,人早已不知去向。

交谈中,陕西的一些企业家自叙“烦恼”。一位开发保健品的企业家叙说,由各级单位不同部门举办的各类活动一个接一个,他有些应接不暇,去吧,企业一摊子事等着他决策,不去吧,又怕失去了一次机会。另一位民营企业家则抱怨,以往一些展会项目少,缺乏高新技术做衬托,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这一次他的一些企业界朋友抱着老想法根本没来参会,多少令人有些遗憾。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