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莫要乱点“博士谱”
刘章建
一则报道说,浙江省唯一一位胸外科博士被“优化”下岗,靠“替人家看水果摊挣一点饭钱。美国加州大学从网上获悉该博士的求职信息后,高薪邀请其到该校工作”,解决住房问题,提供科研经费……”。另一则报道说,南京一家陵园到复旦大学招一名工作人员担任讲解、保管资料工作,且“非博士生不要”。此二则新闻的披露,令人对目下我国用人政策心存疑惑。一方面是急需专业人才的脑外科博士被挤下手术台,另一方面却是只需普通管理员的陵园招收博士生。反差如此之大,令人夷匪所思。
尽管下岗是当今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但是一位唯一的脑外科博士下岗的事听起来还是如梗在喉。且不说一个泱泱大国无人慧眼识珠,忍看一位专业博士摆小摊,而把之拱手让给人才济济的美国佬,单就一个开放大省竟然容不下一位唯一的脑外科博士而叫人惋惜。本来脑外科博士的职责是为患者开颅,现在居然让一双握惯了手术刀的手去侍弄小摊,真叫笔者怀疑是否浙江的官员项上的那颗脑袋出了毛病,否则,咋会出现如此费解的结局?而陵园招人“非博士生不要”,更叫人对该陵园的用人制度产生怀疑。是否该陵园的经济效益好到了非用博士生不可的地步?难道陵园工作人员的素质非要达到专业人才的地步?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各种专业人才,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有关人士明确指出,不顾本单位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才”,是“人才高消费”;有的地区排挤人才、闲置人才,也是“人才的高消费”,是值得注意并加以纠正的。用一名本科毕业生来当仓库保管员,能人尽其才吗?用一名硕士毕业生扫大街,是才尽其用吗?这样的“用人之道”,恐怕也是西方国家所不曾有的。
我们常说“用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也说过“吃饭穿衣量家当”。但是,这两句非常经典且已成为公理的话,到了用人关口,就变了样,走了形,形成了我国目前用人的怪圈。难道说这不也是“用人制度的腐败”吗?如此阴差阳错,乱点“博士谱”,不是太过浪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