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大学生应聘出现奇怪倾向

英语很流利 母语问题多

本报讯 “练好本腔、再唱彩腔”这是对学艺人的要求,对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同样重要,可日前在西安市一场外企人才招聘会上却偏偏有谙熟英语、不畅汉语而落聘的事发生。

西安某大学一位姓王的学生,日前在一家外企面试过程中,虽然英语说得流利而又标准,却因汉语能力不佳而落选。他懊恼地说,一心备战外语前来应聘,不料却在自己的母语上栽了跟头!

据了解,目前不少外企公司在招聘,不仅要求应聘者要有较强的外语工作能力,更注重考察其汉语水平,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际,这些洋公司的业务必将深入中国内地市场,这就要求有较强的“双语”人才,具备流畅的汉语书面与口头交流能力。陕师大文学院一位老师表示,目前大学教育中有英语等级考试,许多大学还规定英语通不过等级考试就不能拿学位,但汉语却没有相应的等级考试,加上一些大学生以为只要外语好,进外企就有希望,致使不少学生在外语上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在语文功课上所花的时间。此外,一些大学生在参加招聘单位的语文考试时,总以为语文从小就学,汉语天天在说,怎么会有问题?但事实上在考试中有的大学生写一篇千字以内的作文,错别字就有好几个,甚至曾有大学生闹出不会写“钥匙”,只好以英文“key”代替的笑话。 (李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