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工地“太空人”

——青藏线施工花絮

国家“十五”重点工程项目青藏铁路,在世人关注下已经正式开工了。中铁一局新运工程公司做为首家进驻青藏铁路的铺架施工队伍,也倍受世人的瞩目,那么他们是如何克服高原反应,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顽强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采撷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两个花絮奉献给想要了解他们的人们。

铺架工地的“养蜂人”

八月的青藏高原,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当我们进入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群身穿长衣长裤,头套塑料袋的汉子们,这使我们非常费解。在内地,这个季节人们还穿着短衣短裤,女士们裙装依旧,虽说是刚刚立秋,可是人们还在尽情的挥洒夏日的风采。我们了解后才得知,当地的蚊子非常猖獗,而且个儿又大,被人们戏称为三个蚊子一盘菜,这也是他们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他们也就有了铺架工地“养蜂人”这一绰号。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初上高原的人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口渴、流鼻血、胸闷、头疼、腹胀、气喘等不适反应。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职工们的脸被晒黑了,嘴唇干裂了,皮肤也变得异常粗糙。有的职工因吃不下饭而变得异常消瘦。但是,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快速、优质地干好这一工程,争取拿到独头铺架到拉萨的任务,这些苦和累在他们眼里也不算什么。

高原工地的“太空人”

由于高原缺氧,人们的行动变得异常缓慢,就连行走也变得小心翼翼,仿佛地心的引力在这里消失了,故而他们也就有了工地“太空人”这一雅称。在内地人们行走活动不受任何限制,但是,在高原人们行走二三百米就会感觉气不够用,更不用说干重体力活了。在内地一个人的工作量相当于高原三个人的工作量,高原上机械设备的效能也只能达到内地的70%左右。在建点施工中进行人工铺设钉联线,两个人合抬一根枕木,还要走走歇歇,钉两颗道钉就已是气喘嘘嘘;在内地一天至少能铺两组道岔,而在这里一天最多只能铺一组道岔,工作效率不高。但是,为了按期完成建点任务,职工们早出晚归,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技术人员中午休息时间也舍不得浪费,在工地加紧测量,收集技术资料;房建职工为了确保工程用水,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穿越施工通道,铺设了74米给水管路,保证了施工用水。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照射在身上时,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工地。

截至目前,他们共完成基地土石方47.1万方;铺轨775米,上碴530立方米;铺道岔9组,已由南山口车站2#岔位引入联络线;新建房屋3950立方米,为明年的开铺奠定了基础。

(呼守圣 高雪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