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读“维权回音”所想到的
陕工报“维权之页”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栏目“维权回音”,每每读到它,总能给人一种安慰,因为“维权行动”有了回音,报道有了结果,无论对相关职工个人和相关集体,抑或广大读者,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作为全省四百万职工唯一的一份工人报刊,陕工报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维权之页以大量鲜活的事实,揭露伤害职工权益的事件,使一些多年得不到解决的侵权事件见诸报端,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重视,“维权”得到回音,真正起到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功不可没!
这些能够及时“回音”的企业领导,其改正错误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行动也是十分值得赞扬的,这说明他们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但是,“维权行动”仍任重而道远。从大量“侵权”报道来看,一些企业领导违反《劳动法》、《工会法》、《企业法》、《公司法》的现象比较普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还比较盛行;只顾及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对职工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不管不问的现象也还相当严重。这些领导忘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个人权力统领企业,个人意志决定职工命运。在受害职工连续多年四处上访,甚至在报纸对其侵权行为曝光后,仍不觉醒,仍不解决问题,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不禁使人要问:这些领导究竟是哪家的“公仆”?在职工的哭诉面前,在强大的新闻舆论面前,是否感到愧疚?
时代毕竟在前进,社会毕竟在进步,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学会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报道中出现的职工个人把企业告上劳动仲裁庭的事实,一篇篇令人振奋的“维权回音”,说明“维权”确实在“行动”。而那些在“维权行动”面前仍然麻木不仁,互相推诿扯皮的企业领导,在“觉醒”了的职工面前,早晚要低下他们“高贵”的头的。 ■吕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