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30日
综合新闻
02

未到下班时间,一些上班族便坐不住了,因为校园的放学铃声即将敲响,自家孩子眼巴巴盼着自己呢

接送孩子难题咋解决

本报讯 离5点钟还差一刻钟,在某省直机关办公室工作的王彦就坐不住了,她牵心着去接在西安小学读书的儿子。和王彦一般,未到下班就推车接娃的上班族不在少数,家长们感叹,接送孩子上下学何时不再难?

笔者近日在西安小学、莲湖路小学、莲湖区民族幼儿园等学校门口看到,一到放学时间,这些学校的门口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只在校门口留下一条窄窄的过道,一见自家的孩子出来,立刻“自家的羊儿自家拴”。附近的人行道上,放满了自行车、摩托车,有的学校旁边自发形成了存车站,几个老太喜笑颜开。丁萍在高新区一家企业上班,为接送孩子上下学伤透了脑筋,单位是民企,实行严格的上下班打卡制度,总不能为了孩子而天天向领导告假吧,丈夫又是一家单位的“保密员”更不能随便走动,万不得己,她只好请年过6旬的公公代劳,可老人家身体有病,一遇刮风下雨,丁萍就担心爷孙俩的安全。

交警们也不敢怠慢,西安小学、莲湖区民族幼儿园门前各有一路口,一遇上下学时间,值勤交警就格外小心。特别是放学,孩子们结伙出来过马路,他们就得及时调整指挥方式,让孩子们安全过去。家长们的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前后一拥堵,有时需十几分钟路口才能畅通,交警们说,在学校附近的路口值勤可真不轻松。

让许多家长头疼的孩子接送问题早已有之,但似乎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虽然,有关部门在一些学校附近醒目处悬挂了前有学校,小心慢行的警示,但那只是针对司机和安全而言,每天劳神费时的事还得家长自己做。据了解,西安几年前曾出现了专职代人接送孩子的“大篷车”,可只运行了几个月,便有市容、交管等部门出来干预,最后不了了之。西安市一些下岗职工开办的“小饭桌”(即为小学生做午饭代家庭托管的个体户)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规模小,人手少,多为家庭式经营费用较高,至今没有大的起色,大多数家长只能身体力行了。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