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30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哭祭 不速之客 赵乡长的两次发言 弄不明白的家庭关系 图片新闻 感触树木 冬游兰亭 《安康风情》出版发行 立志创新出成果 锐意改革求发展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冬游兰亭

散文 □文/郭宏伟

没有《兰亭序》,兰亭想必也不会出名。11月份去兰亭有点不是时候。

阴冷的天,瑟瑟的寒风,寥落的游人,萧条之感油然而生。走进兰亭,一条曲折的竹林小路虽不长,倒也还有些绿意。路的尽头,几只呆头鹅正三三两两悠哉游哉地在鹅池划着水,它们似乎体会不到冬的寒冷。而池边亭中的大石碑上“鹅池”二字,是王羲之、王献之合写而成的。书法家就是书法家,字体的刚劲有力自不必说,不知道要练习多少年才能达到此种境界。

再往里走,便是最著名的一景——“曲水流觞”。季节不对的缘故,溪水边冷冷的,连旁边荷花池里的枯枝枯叶乍一看都像是一个个骷髅,完全感觉不到当年王羲之在此吟诗作词的雅兴。而在当时,应是另一番景致了吧!

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东晋时代书圣王羲之于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兰亭,在此举行曲水流觞活动,谈诗论文。42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置,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古人还是蛮有情趣的嘛!

兰亭中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都是后人临摹。相传太宗皇帝生前也非常喜爱《兰亭序》,立誓死后随他陪葬,从此世人不复见真迹。

康熙和乾隆也分别在此重写了《兰亭序》,石碑之大,需仰视而观之,帝王的气派的确有别于王氏父子,但字的优美也是绝不能相提并论的。

走出兰亭,阳光终于透过厚实的云层露出脸来。若在三月初三游兰亭,那该是另一番感受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