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巴山老铁的小菜园子
记者日前在安铁分局紫阳工务段采访时,发现该段办公楼后面汉江网箱里面养的鱼,都长到了一斤以上。养鱼的职工老梁说,他接手养鱼6年了,能给段上供了15万斤鱼了。每到元旦、春节,或国庆、中秋节,还给职工免费发鱼,丰富大家的节日餐桌。其实,这只是该段“小菜园子”工程的一项内容。
紫阳工务段管内的110多公里线路上15个站区、33个生产班组的干部职工,都生活在大巴山腹地,这里山高坡陡,许多站区的职工拿着钱买不到菜。吃菜难带来职工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分配到麻柳、松树坡、巴山等艰苦工区的年轻人,普遍“人心思走”,给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潜在的“隐患”。为此,该段党政工领导在做深入细致的开展思想工作的同时,结合分局实施的“生活线”建设大抓“小菜园子工程”。段工会率先行动,发动职工开辟工区房前屋后的荒坡山地。各党团小组也带领党团员,利用业余时间改革除石,平整土地,栽种各种时令蔬菜。据介绍,近年来全段“小菜园子”累计收获各类蔬菜10万余斤。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段上于1993年在汉江上办起网箱养鱼厂。
该段的巴山工区地处高山峡谷,连火车站也建在隧道与大桥的接头处。我们采访中看到,这里不但以艰苦奋斗的“巴山精神”闻名全国,抓“小菜园子”建设中也是一路领先。在段上的大力支持下,工区先后建起了小菜园,开办了养鱼场、养鸡场、养鸭场和粮食加工厂。每逢节日,除段上统一发鱼外,巴山指导区还给职工发放自己加工的烤鸡、烤鸭。工区自己加工的咸鸭蛋、变蛋和鲜菜,使职工的餐桌增加了新的花样。近年随着巴山工区成为全国铁路系统的一面红旗,来这里参加学习、调研和参观的铁路院校师生与有关方面人员,每年都多达2500余人,招待这些客人的鸡、鸭、鱼、菜,很大一部分都是巴山老铁“小菜园子”里生产的农副产品。不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都说:“眼前餐桌上这丰盛的饭菜,也是一堂生动的‘巴山精神’教育课!”
(金林旭 杨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