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诗文精华聚焦
——《中华古诗文名篇诵读》评介
□文/高峰
在1999年3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这一活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江总书记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江总书记说:古诗文背诵要从娃娃抓起。三秦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傅璇琮先生主编的一套四册的《中华古诗文名篇诵读》(以下简称《诵读》),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有关古典文学的普及读物,大多着眼于鉴赏,注重于词句的诠释,思想艺术的分析和风格的琢磨。大多靠默读来理解记忆,但实践证明,诗词文赋的诵读,即出声的朗读,可以更深一层地体会作品的含义,更深一层地体会作家的细腻情致和他们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这套《诵读》的重点,就是以通读到背诵为目标,从编选到文字撰写,很有特色。概括起来说,有三大特点:一是所选作品涵盖面宽。上起先秦,下迄近代20世纪初,传统的诗、词、曲、散文、辞赋皆有收录,文体兼顾,历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都注意选入。过去像《三百首》、《千家诗》等选本也是受读者喜爱的,但它们往往局限于某一种文体,且选录数量少,较为浅显。第二个特点是作品的注释和提示的撰写,通俗易懂,准确恰当。作家在注释中以串讲、意释帮助读者理解原著,复又在提示中带有鉴赏,还着重于知识的丰富和提高。第三个特点是所选作品既有历来传诵、读者较为熟悉的名篇佳作,也有不太为人所知,但确有特色的作品。这就好像既给读者指示熟路,也引导他走一些稍为僻静但景色仍然引人入胜的小径。
傅璇琮先生说过:“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是可以转化成觉悟,转化成品格的。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对于正确与错误,高尚与卑鄙,善与恶,美与丑,更易于作出准确的价值选择。”相信《诵读》这套书是能起到这种潜移默化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