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孩子只顾高兴 父母却有苦衷
缤纷童装看过来
春节将至,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新岁穿新衣,再高兴不过。面对热闹纷繁的童衣市场,孩子自己挑,自己选,却全然不知父母心里想些啥?
孩子:我高兴,我选择
现在的孩子对自己穿什么、好看不好看越来越有发言权了。在唐城大厦童装区,有一位小男孩买羽绒服,本来父母已经为他挑了一件米黄色的,但他却主张要灰色的,父母拗不过,买了下来。还有一位六、七岁的小女孩一眼看中带帽子的红色雪袍,妈妈一看标价300多元,便哄说还有其他更好看的衣服,可小女孩就是不听,又嚷又叫,非要不可,结果还是妈妈输给了小女儿。据一位童装销售人员讲,现在的孩子有时比大人还有眼光,一挑就是名牌,要看见卡通图案就知道啥货,往往是带孩子逛商场的父母买东西的几率最大。
父母:价高心痛,低价无奈
在花色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童装市场中,仍可听到买童装难的声音。这种牢骚不在于童装的款式花色,更多的是其面料、做工的质量如何,价格高低等等。从几家主要商场的童装柜台记者发现,一件婴儿连身棉装就要近百元,可标签上并未注明其内为何填充物,询问营业员回答也是可能为丝棉云云。在名气大一点的品牌童装专营区,“巴布豆”、“米老鼠”等,一件5、6岁小孩穿的条绒裤子标价400多元,更令人瞠目的是,一件小小的“常春藤”牌绿色绣花丝绒连衣裙,标价1100元,询问营业员价格是否写错了,对方回答说,这衣服上面全是手工绣制的花色,所以就值这么多,靠近仔细看,竟有多处出现缝制的线头存在。旁边一位顾客叹息道,买一套千元的成人衣服,许多人都觉得奢侈,童装就这么一点标价咋恁高?面对这种高得出乎常情的童装,有心无力的家长们只做短暂欣赏便举目另寻,碰到价格差不多的,不是做工粗糙,就是面料一般,经不起用手揉搓、很容易变形走样,有的轻轻拉扯就会绽线。考虑到孩子个长得快,许多家长在左右掂量后,最终还是首选式样新颖美观的,质量追求则列在其次。
资料表明,童装占我国国内服装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目前市场上童装的合格率仅为27%。由于对儿童成长的条件考虑,国内的大多数生产者只重设计修饰,不重质量导致市场两极分化:国外品牌因其做工精良,款式不俗又缺乏强劲对手,价格高昂;国内童装华而不实最终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短命产品”,价钱低廉不说,也难令消费者称心。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