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城市绿化:我想对你说……
近几年,西安的绿化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从长11.24公里,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南二环绿化带,到迎接国际贵宾入城的门户,南门广场改造绿化以及为第四届城运会而兴建的占地200余亩、气势恢弘的未央广场;2000年开工建设的“三园”工程,无不包含着人们对绿的向往,浸透着人们播撒绿色流下的汗水。截止2000年,西安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3.45%;人均公共绿地5.18平方米。来西安旅游的人都说,西安越来越美了。
快速发展不一定就没有差距。绿化中仍有美中不足之处。在“3·12”植树节之际,记者走访了一些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专家,西安市绿化工作的有关部门、园林工人对目前西安市的城市绿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改进之处。
园林绿化设计无个性
西安地处内陆,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园林设计应本着“古朴”为主题,但在西安街头绿化所植物种类和设计手法总有其他城市似曾相识的感觉,“跟风”痕迹明显,“长官”意识浓厚,南方某市有个磨纹花坛,西安马上就有个磨纹组合,“长官”爱草广种草,“长官”爱树遍植树,领导一换从头再来,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严重,园林设计无鲜明个性。被选为市花的“石榴花”、市树的“国槐”由于无批量,也形不成如同“紫荆花”代表香港那样的象征意义。
来自全国最大苗木基地萧山市江南园林公司的林经理说,过去的西安城市绿化以众多整齐生长良好的行道树与金陵南京而齐名,西安林荫大道给人印象很深,但近几年来,西安的绿化看样子是在追“新”求“异”,人行道与隔车带,部分广场都种植了一些低矮灌木,能让市民们不在烈日下烘烤,撑起一方绿荫的大树逐日减少。如今的南北大街改造后的确宽敞了,但与东、西大街相比,缺少参天绿色,同时也等于丢弃了西安绿化特色,忽视了城市绿化的最基本功能,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草坪:中看不中用的绿化
西安园林工人陈师傅告诉记者,在南方或国外的一些城市绿化时,地面多用草坪,人家那里雨水多,人口少,当然好。可是西安这几年在绿化上也要和国际大都市接轨,用草坪绿化的地方特多,尤其在南二环,本来已平整的绿化带,还非要搞个人为的地形起伏不平,给后期机械剪草及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西安是一个水匮乏城市且又干旱少雨,仅新城广场的草坪,2001年5月份一个月水费就是4500元,南二环10多公里的草坪,夏天一到,市绿化处开动所有车辆抗旱,却是前浇后干,人员车辆疲于奔命还是不能保全。据科学测算,草坪的生态效益为复层林的五分之一,但养护费却超出复层林的4倍以上。一年500万元有限的绿化经费,大多用在全市100多万平方米的草坪养护上。如果将西安绿化比做一个盛水的桶,草坪就是最短的那块板。如果用“适地适树”求实精神,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一味求“洋”的“形象工程”根本难达好事办好的目的。因为,西安要达到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6.5平方米还有遥远的一段距离。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