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近日,澄城县药材公司法人代表更迭问题在当地闹得纷纷扬扬。主管部门县商贸局认为原任经理王彦平年龄超了,一定要退;而企业众多职工却认为王经理退了,公司又要垮了。那么——
王经理到底该不该走?
任免企业厂长经理本是件正常的事情,然而,澄城县商贸局对下属澄城县药材公司经理的任免却在该公司职工中引起一场风波。县商贸局坚持要免去药材公司经理王彦平的职务,调整领导班子;而该公司众多职工坚决要求王彦平经理继续留任,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职工有饭吃,反对其上级主管部门在调整公司班子时草率行事。一时间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与此同时,该公司职工联名向县、市、省三级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问题,并投书新闻单位,呼吁在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时,了解民情,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
五日内三易“掌门人”招来一片反对声
澄城县药材公司职工反映,2002年4月29日,县商贸局在没有进行组织考察,未征求职工代表意见的情况下,突然召开局领导班子和县药材公司部分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宣布调整县药材公司领导班子,任命一个年龄50岁、小学文化程度、曾有过较大经济问题的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免去已连任8年该公司经理王彦平的经理职务。
对此任免,王彦平本人感到很突然,而公司绝大多数职工更是无法接受。当晚7时,由公司工会主席王俊忠主持召开职工会议,就调整公司领导班子一事进行表决,在县城的99个参会人中,结果有90人强烈要求王彦平留任,7人弃权,2人同意县商贸局的任免。随即,公司职代会就此会议表决结果以书面形式向县商贸局报告,希望上级能尊重民意,依法行事。事后,县商贸局总支书记杨文敏对记者说,这次职工大会表决是非法的,而县政府一位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这次表决至少表达了职工的心声。
5月9日上午,县商贸局再次召开药材公司中层会议,公司股长、基层店主任参加会议,宣布由商贸局党总支书记杨文敏主持药材公司工作,免去王彦平经理职务。
5月9日下午,县商贸局却发文,让公司另一名副经理主持工作,“行使法人代表职权”。
对于县商贸局五个工作日(剔除“五·一”7天长假)内,三次更换公司领导的做法,职工们感到非常气愤。他们说,“县商贸局有权任免企业经理,但他们滥用权力,不按程序办事,拿我们三百多人的企业当猴耍,把三百多人的饭碗当儿戏,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于是,职工们向澄城县、渭南市以及省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在此状况下,5月16日澄城县政府领导指示县商贸局,让局总支书记杨文敏临时主持县药材公司的工作。
主管局理由:王经理年龄超了
6月14日上午,记者采访了澄城县商贸局总支书记杨文敏,局领导对县药材公司多年来的业绩及王彦平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当谈及县药材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原因时,杨文敏说,一是王彦平年龄大了,二是面上的工作没法开展。王彦平今年已54岁,按商贸局文件规定,企业领导男50岁、女45岁要退下来。王彦平在局系统企业一把手中年龄最大,他不退局里调整其他企业领导不好做工作。当记者向杨要求看县商贸局的文件时,杨说文件发的早,他来局里才两年没见到该文件,并说县工业局、粮食局系统企业领导都是50岁退,这是惯例,有无政策依据他不清楚。
杨多次强调商贸局有权任免企业领导,药材公司4月29日职工大会表决程序是非法的。
那么,主管部门任命下属国有企业负责人有何程序?杨回答说:对任免的企业负责人,与主管县长沟通,局领导会上定;对新任命的企业领导,局党办要进行考察,找企业原领导、职工谈话,考察民意,由总支、局委会联席决定。记者问,今年“五一”前后,县商贸局两次任免药材公司经理,是否按此程序进行?按你讲的“惯例”,第一次任命的人选也已是50岁,已到退下来的年龄,对此有何解释?杨回答:第一次任命的×××大概是48岁或49岁,职工后来反映他改了年龄。他在副经理中排在最前面,这次提拔没考察。后来我们没有让他上的原因一是觉得×××能力不行,二是他可能有问题。对第二次任用的人选也未考察,因职工反对未能上任。
职工说:王经理退了,公司又要垮了
几起几落,在县上领导的干预下,澄城县药材公司调整领导班子的事情暂缓。然而,该公司职工悬着的心并未放下。担心老经理王彦平被免职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那么,王彦平为何让职工如此难舍?
据了解,王彦平1980年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1987年在县统计局任副局长的王彦平响应县委号召,主动要求到企业工作,先后在商业系统劳司、国营商场、百货公司担任经理。1993年10月,王彦平调任当时是县商贸系统最差的企业——澄城县药材公司任经理。据职工反映,面对一个底子薄、效益差,仅靠收承包费维持生计的烂摊子,王彦平紧密依靠职工,开拓经营思路,很快使企业走出困境。200多名职工、80多名离退休人员工资和退休费按月发放;每年上交国家税收20多万元;固定资产由原来的不足百万元增长到300多万元,企业连年获得县、市先进称号,五一前不久被渭南市医药公司评为全市医药系统工作第一名,受到市上表彰。
城关药店主任、公司职代会代表邓玉玲对记者说,王彦平最难能可贵的是廉洁勤俭,从不乱花公司一分钱。至今,公司没有购买任何车辆,王彦平经理每天都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来往于各药店指导工作;下乡时赶到饭时,也只是在街头小巷简单就餐,从不愿给基层店增加任何麻烦。公司职工感到跟着王彦平经理干,企业充满生机,职工有奔头。
冯原药店一职工说:县商贸局在任用公司领导时草率行事,不了解民情,不考虑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我们坚决不接受。王经理是54岁了,但他身体好,经营能力强。等培养出经理人才,缓冲一段,我们会同意他退下来的。如果现在退下了,找个不懂经营、不会管理的人当经理,企业垮了,谁来负责?
尧头药店一职工说,国家经贸委已出台“企业领导干部不再套用行政序列,不再享受行政待遇”的规定,企业任免领导以年龄划断是错误的,更不能把“年龄超了”作为免职的唯一理由。
思考:企业领导能否搞年龄“一刀切”
与记者一同前去澄城县采访的某报资深记者非常感慨地说:主管部门任免企业领导不听取职工意见,在任免企业领导时按行政级别搞年龄“一刀切”,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这在80年代较为普遍,没想到在此类状况在2002年还会在澄城县重现。
据了解,渭南市某负责人在听到县药材公司职工誓保原经理,反对随意调整班子的情况后说,企业职工为保厂长、经理上访,这在渭南市解放以来仅有两次,这是第二次,一定要慎重对待。
就澄城县商贸局调整县药材公司班子的一些做法,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处杨贵权处长认为:国有企业管理部门有权任免企业领导;但上级部门在任免企业领导时,要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将多数人反对的人任命为厂长经理,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法》要求任免企业厂长经理,要民主选举,充分考察,听取职工意见,强行调整企业班子,违反企业法有关规定。最起码对职工欢迎、业绩好的厂长经理不应该乱动;企业干部调整第一位是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效益,有利于企业稳定。
■本报记者 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