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旧书
(散文) □文/李阳波
每当我浏览书摊,看着那发黄的旧书时,都会把我的思绪牵回到中学时代,重温那段曾让我流过泪的往事。
那天下午,我因去新华书店买一本《海涅诗集》,上课迟到了。那是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正在讲“立意”和“章法”。我很害怕敲门,但我还是敲了。出乎意料的是我并没有挨罚,语文老师只是默默地注视了我几秒钟,然后便让回座位。
老师讲得非常投入,同学们听得很专注。而我由于读《海涅诗集》心切,因为书已到手,便迅速翻开诗集,很快我也入了“境”——读完《异国》读《春天》,读完《春天》读《水妖》……上课迟到不对,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籍就更不对了。但我就是缺乏自控能力。而这终于逃不过老师的目光。
“看的什么书?让我看看行吗?”不知什么时候语文老师站在了我的身边。
“完了!”我心里顿时一沉。
我颓丧地把书递上去,等待看他把书毁掉。因为他从来都是把上课时没收的同学阅读的课外书,当着学生面前撕得粉碎的。
“《海涅诗集》!喜欢吗?”他温和地问我。
“喜欢!”我大胆地回答。
“真的喜欢?”
“真的喜欢!”我感到这次他可能不会毁掉我的书,因为我看出他也非常喜欢这本书。
“喜欢,喜欢还在课堂上看?对不起,让心疼去吧!”说完他便把书撕得粉碎,扔进纸篓里。
我顿时流泪了,而那仇视的目光透过泪水仍没有减弱它的力度,狠狠地盯着他的背影,此时我多想让他看看我难过而凶狠的表情,可是,我失望了,他始终没有正视我。
下课时,他走到我身边悄悄地说:“放学后和我一起走,记得我们好像是同路吧!”然后他夹着课本回办公室了。
放学后,我想逃走,可他早在教室门口等着我呢。我只好规规矩矩地和他一起走。
“到我家去坐一坐好吗?”他仍温和地对我说。我心里想:别来这一套,你这是“鳄鱼的眼泪——假慈悲”。但我还是平淡地应了一声,之后什么也没说。
到了他家,他对他的女儿说:“去把我那两本书拿来送给这位哥哥。”我感到非常惊讶,莫非他不批评我了。他让我在一旁坐下,并不和我说什么。
不一会儿,他女儿极不情愿地拿出了两本旧书放在桌上,看着她的父亲,又瞪了我一眼便走开了。
老师拿起褪了色的书,轻轻地抚了抚、又翻看了一会,然后递给我:“赔你两本旧书吧,也是海涅的,虽然旧了些,但我相信发黄的纸里一样会有透明的光辉。”他的表情很沉重。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上课时的错误。我本不想接受,可是他那诚恳而威严的目光让我不得不接受下来。
回到家里,我将两本旧书随意地翻了起来,发现其中一本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
“大哥哥,希望你能向你的同学转告,以后不要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了。我爸爸每撕毁学生一本书,都要把自己的藏书还给学生两本,这是我家里最后两本藏书了,其中还有一本纪念册,是爷爷去世时留给爸爸的,爸爸很喜欢,希望你能珍惜。”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此时止不住的往外流。我慢慢地翻开灰暗的封皮,扉页的右下角清清楚楚地写着“1949年10月1日购”。我的天啦!这是在“开国大典”时买的“纪念册”呀!
此时,我真想把书还给他,可是我又想到他肯定会拒绝。于是,我流着泪如获至宝似地把书珍藏起来。我不知为什么那么感动。
是的,那两本旧书虽然很灰旧,很古老,但那里面的文字仍然有着“透明的光辉”。正如我们的语文老师,他虽然很严厉,很固执,但那正是为了奉献出他的那份关爱,那份挚爱。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了。我变得更加成熟,也自感通达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很久了,而老师的两本旧书,我总是如藏珍宝,珍爱有加。那书及书所引发的故事,总有一种“透明的光辉”,而老师那有礼有节、有方有圆的品格及育人方式,却一直照耀着我健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