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3日
维权之页
03

国企为何缺乏高级技术工人

当前,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者素质相对低下且结构不合理,初、中、高级技术工人比例为33.5:13.5:1,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恰恰相反。那么,我国为什么会缺乏高级技术工人呢?

一是企业领导对人才定位的偏差。目前,一提起人才,许多企业老总都首先想到了硕士、博士等高科技、高技术含量、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认为他们才是人才,才能代表人才工程。而那些制造产品的一线工人,不是人才。

二是企业技术培训投入少。目前,据调查,我国国有企业中30%以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只是象征性地拨一点教育、培训费用,年人均在10元以下,20%左右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年人均在10-30元之间,大多数亏损企业已经放弃或准备放弃职工中、长期教育培训。

三是企业培训效果差。一些国有企业常常把提高职工素质,强化技能培训挂在嘴上讲,实际上,却又缺乏计划、缺乏制度、缺乏热情、缺乏坚持、缺乏对培训的认识,8小时的培训计划,半小时结束,而培训计划单上却堂而皇之地登记8小时,以备上级检查。这中间既有授课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也有职工自身积极性的问题,反正是都没把培训当回事儿。这种现象,这样应付差事的培训,在基层很普遍。

四是企业对技术工人待遇低,造成高级技术工人“上流”。当前,在较多的国有企业内,仍然存在着干部与工人在待遇上的巨大差别,这种落后的制度,致使一些在工作上卓有建树的顶点级工人感到明显吃亏,纷纷走上层路线,摇身一变成为管理人员,直接脱离一线生产。

眼下,我国已经加入WTO,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根据我国的国情,对在职职工进行技术培训,是一条既重要又便捷的途径。而我国的高级技工严重不足已成为不争之实,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有的高级技术人才数量高出大约12个百分点。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企业家们要有战略眼光,舍得花钱培训一线操作工,而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文凭。须知,那些最基础、最基层的一线工人的技能,代表了一个企业整体水平和核心力量的绝大部分。因此,重视培训一线工人,是提高企业职工全员素质,满足21世纪人才要求,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刘章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