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笑一笑,十年少
□文/叶少冰
每当身边出现能笑口常开的人,便会马上想到一句俚语:“笑一笑,十年少”。
一笑少十年,显然是在夸张,但这种夸张却有它的科学依据。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笑不仅仅是一种表情和声音,它和人的内在机能紧密相连:笑能改善人的情绪和心境,促进内分泌协调和新陈代谢……等等,真可谓百善笑为先。
当然,这里所说的笑,不是讪笑苦笑,更不是假笑冷笑皮笑肉不笑,也不是毫无节制的狂笑,而是能让人延年益寿的笑,应当发自真诚、由衷和友善。
然而人生在世,所碰到的绝不都是能让人高兴得笑起来的事情,脂砚斋不就说过吗,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比如说,被炒鱿鱼,你能笑吗?出门被劫,你能笑吗?夫妻失和,你能笑吗?
这种事情确实很难激活人笑的神经,但一味怒火中烧,愁眉苦脸也于事无补。我们不妨可以试着幽它一默——鲁迅说幽默是含泪的笑——实在“幽默”不起来,就先把这些不如意的事搁置一边,去找些可以使人一笑的乐事。等心境平和了,再去直面难题,可能会更快地从山重水复进入柳暗花明,这样你也许就成了笑到最后的人。
能笑口常开,看来还需要些智慧、修养和境界。这些都得修炼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