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吃教育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已退下来的县城重点中学校长,他直言不讳地说,在我们这里与其说是办教育,不如说是“吃教育”,有些乡镇不但没钱投入教育,反而把从千家万户收上来的“教育附加费”都截留在乡镇里使用。农村每个学生还要交上100多元给乡教办,县教委。一边是农村最需要加强教育事业,一边是农村孩子受不起教育;一边是学生家长埋怨学杂费太高,一边是农村教师长期拿不到工资。
至于“学生家长的意见很大”大可不必当回事,因为如今大都是独生子女,舍不得花钱让子女接受重点教育,将来进重点学府,甚至留洋,那么就让他们“流学”,流浪去吧;“社会反映强烈”也不必担心,“社会”那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关键是社会核心组织和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你只要把他们这些人说服和侍候好了,你就可放开手脚大胆的创新。什么“贵族学校”、“龙凤班”“英才班”、“尖子班”等等,尽可以把收费标准提得高高的。即便如此也不乏天下父母砸锅卖铁送子女往状元桥上挤。前门后门都熙熙攘攘,你就等着收银子吧。 (据《杂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