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22日
维权之页
03

低保还有被遗忘的穷“煤哥”

今年中秋节到国庆节前,记者在渭北几个国有统配煤矿采访中,从企业工会干部到困难职工,都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难的“及时雨”;但同时也反映了低保工作中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突出问题是:该保未保被遗忘的煤矿职工特困户还大有人在,并非一些地方和媒体所介绍的“保障率已在100%”。

在铜川矿区王石凹煤矿,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对记者说,他们矿的低保对象今年一季度为190户、740人,二季度为208户,813人,每季度按补差标准应发保障金9万多元。但实际上才能发放4万多元。这样以来,每月人均应拿36元至40元低保补差的特困户,实际上人均只能领到16至18元左右,生活无法保证。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和铜川、澄合、蒲白三个矿务局工会也分别向记者反映了他们就低保问题的调查情况。铜川矿务局的调查表明,矿区各矿、厂等基层单位,今年一季度应保未保的有2437户、9904人,二季度应保未保的有1649户、9628人。由于低保不到或补发保障金后仍达不到低保水平,使许多特困矿工生活十分艰难,有的甚至不用自来水,晚上不用电,学生作业也是拿到学校写完。有的特困矿工家庭连菜都买不起,几家合买一袋面粉已成为常事。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特困职工和工会干部也反映了低保工作出现这些问题的缘由:一是低保政策执行不统一。往往是一个县一个样,一个街道办事处一个样,而且随意性大。蒲白矿务局工会反映,对他们局纳入低保的职工,由于所处县区不同有三个标准,去年临渭区按每人每月30元的补,白水县按15元的补,蒲城县按10元的补,都补不够低保标准。今年上半年蒲白矿务局纳入低保的职工应发150万元保障金,实际到位43.5万元,直到第三季度才达到“应保尽保”。二是分指标式地“切块”操作低保资金发放。铜川矿区工会的同志说,桃园煤矿去年应保711户、2200人,地方上实际上只给了300个名额,让企业自己分配,由于资金缺口太大矿上难以操作。澄合矿务局反映,他们地处合阳县的企业几百户低保对象每月应补10多万元,而地方因资金困难等原因,去年第四季度切块给了4.5万元,今年一季度切块给了4万。三是因户口问题特困职工被划到低保范围之外。铜川矿区工会反映,不能纳入低保的特困户中户口不在一起的占相当一部分,这些人中有的是企业倒闭或长期被放假无固定收入,买不起房子。有的是结婚时无钱买房,小俩口和孩子住在父母家,但女方户口仍在娘家。他们未迁户口地方低保不予保障;临时迁也不允许,说是弄虚作假,叫穷煤哥们无所适从。四是一次性安置人员(即买断工龄者)的特殊困难问题。地方政府今年出台的政策是不纳入低保,但这部分人员大都滞留在矿上,如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煤矿此类人员就达1100多人,大部分人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线以下,成为低保管不上的不安定群体。

就此记者也走访了民政部门,据悉铜川市今年三季度为低保工作筹措到的资金为989万元,比今年上半年的两个季度之合还要多130多万元,存在问题正在协调解决。希望其他地市和县区也能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低保政策和操作工作存在的如上问题。

■本报记者 明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