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澄合矿务局出台稳定采掘一线队伍新举措

116名农协工上技校

本报讯 澄合矿务局推荐农民协议工上技校,从而解决一线采掘工人中骨干留不住和技术断档问题。据了解,去年以来全局上技校学习的农民协议工已达116人。

记者最近在该局董家河煤矿采访中,从矿工会、矿劳资科干部到一线工人,都高兴地谈到农协工上技校的事。他们说,过去农协工中有3%的转正指标,一是可以将采掘一线农协工的技术骨干留下来,二是让农协工觉得有转正的指望与奔头,能起到稳定井下一线农协工队伍的作用。1997年国家停止3%转正的政策,不但造成了一线技术骨干断档的问题,而且造成了井下采掘农协工招工难、稳不住的现象。不少煤矿的农协工几乎成了“候鸟”,井下地质条件好、能多挣钱时就干,一有变化就走。有的矿花钱买劳保用品、组织培训,但往往是年年招,年年跑,有的煤矿3个月新工实习期下来几乎要跑掉一半人。从去年矿务局实行农协工上技校的办法以来,经董家河煤矿推荐,局某技校录取农协工25人。技校学习不但能提高文化科技素质,毕业后还解决转为合同制工人的问题。因而农协工进技校学习的热情高涨,还有不少农协工也积极准备明年“应考”。来自河北省的掘进三队农协工王彦军上技校学的是矿建专业,队上专门调整了班次,保证了他每月六天的听课时间。王彦军能将所学知识用到井下生产中去,工作出色,在上学期间还被提拔为采煤班班长。听说王彦军把媳妇和孩子也接到了矿上,工友们都高兴地说:“我们班长要扎根董家河,以矿为家了!”

(杨明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