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区别对待”
工龄满二十五年员工可签终身合同
本报讯 据《市场报》报道: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新年推出时间表:在两至三年内人员全面试行聘用,用五年时间使这项制度正常化、规范化。这项改革涉及全国130万个单位近3000万人。
新老员工“双轨并行”
有几万职工之多的中央电视台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先遣军”。据透露,央视的改革模式是“双轨并行”:对那些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老员工,签订终身制合同直到退休;对工龄较短和新入台的人员,实行聘用制,与所在部门签订一至两年的合同。
国家人事部官员介绍,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以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通知》的形式,将聘用制改革的大方向确定了下来。
人事部官员透露,改革的具体做法是:“按岗定人”与“合同化”。即按照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科学设立岗位,并根据岗位的要求,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人员可与单位协商,按法律程序签订3年至10年不等的短期或中长期合同,合同期间接受单位考核,期满后根据考核情况决定双方是否续聘。
人事部人士介绍,改革并不希望造成事业单位人员的“不安全感”,在政策上会作合理倾斜,并有一定过渡期。
首先在制度上区别对待,尽量保证老职工的利益。譬如《通知》规定,凡工龄满25年,或连续工龄达10年,且距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有权利向原单位要求签订至退休的终身合同。
北京大学专家徐湘林指出:改革的最大难点,在于对落聘人员的安置上。人事部官员透露,目前国家的政策是暂时不把落聘人员推向社会,而会让原单位为其创造多次竞聘上岗和培训的机会,并保证其基本工资。同时,建立完善住房、医疗、保险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使落聘人员进入社会后能有较好保障,这是解决“出路问题”的根本方法。他还表示,国家会在近两年内尽快出台关于落聘人员的具体安置办法。
三个行业率先改革
国家人事部已确定,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特点,分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今年将出台广电、文化、中小学三个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