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岭水泥
涌动技术创新潮
本报讯 “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职工群众的积极创造”,党的十六大发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秦岭水泥三千多名职工群众,引发了新一轮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热潮。
该公司大力开展精英式技术创新和群众式技术创新活动,动员青年技术人才“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转换一项新成果”,并取得显著效果。矿山青工与技术中心技术人员进行的非电导爆系统为企业节约60多万元;水泥球磨内选粉技术可节约65万元,干法分厂青年技术人员进行的回转反吹扁袋收尘项目,每台可节约成本100多万元。
群众性技术创新极大地激发了一线员工修旧利废、技术改造的热情,大家针对生产环节和设备运转中难题和隐患,集思广议,大胆创新,不仅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湿法包装车间敢于对德国进口设备挑毛病、动手术,仅一台德国HB包装机上的一个配件改进就节约3万元,制成车间十四个创新项目的实施,节约成本费用200万元,干法生料车间用自行设计的轴承代替日本进口轴承,每年节约费用10万元。
去年以来,该公司各单位提合理化建议近千条,共确立创新项目260项,转化项目218项,累计创效1075万元。 (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