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02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树碑 有所不为才有所为 清明诗话 守着的,就那么一点点 站在鲁迅先生 自己盖的房子 准备好了吗春游去! 食物可安眠 “十伴”能益寿 冬装的收藏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自己盖的房子

□文/张城蓉

一个中央电视台的编导辞职后,决定自己盖一座房子,一座舒适的、适合人居住的房子,就像他那一年执意要从一份别人看似热闹的工作中逃离出来一样,他要过自己的生活。

于是在京郊,在一块不足一亩半地的土地上,他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开始设计。在他看来,一种没有创意的生活是浪费生命,一座没有创意的房子是浪费资源和金钱。他很清楚自己这座房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意境。

两年后,当房子完成时,人们看到的是一座凹字形的房屋,爬满青藤的一色青砖外墙,灵巧的白色栏杆和窗棂,在客厅与生活区的过渡上有一个中庭花园,屋前院中的花草枝繁叶茂,树木错落有致,从一层客厅的三面大玻璃窗里都可以看见花园中的景致。当阴雨连绵时,青砖的冷峻揉合了水的清润,仿若江南水乡的缠绵。二层顶楼的平台与工作室相连,有效地扩大了工作区域的面积,确保了工作与生活的独立性,同时,既有充足的阳光又搭有天棚的楼顶平台也是朋友们聚会的好地方。

而另一个艺术家则是一副大隐隐于市的劲儿。他把家安在公共交通能延伸到的地方,一方面,离他家五十米远的地方就是街道,另一方面,从他家的房顶可以远眺青山如黛和不远处的大运河。汽车驶入林荫道的深处,扣开一处不起眼的院门,便是他家居家气氛浓厚的小院。院落中浓绿的绿色,体现了居住者的乐趣和趣味,前院是孩子和小动物玩耍的地方,而中庭则是一个植物园。一层大厅高大开阔,大大的朝南的窗户使得满室明亮。艺术与生活自然交融,平凡的日子也有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种自在的风格,一种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一种与自然浑然合一的回归,一种远离工业文明和冷漠的天然情趣,一种细致从容的生活格调,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与温馨的追求。

也许对艺术工作者来说,一座自己盖的房子可以成为他们灵感的来源和心灵的休息地,他们在此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他们的灵魂终于安静下来,与四季同节奏。因为他们构筑的房子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那房子也有了个性和灵气,他们与房子和谐地融于自然中,他们的情感和才华也自由自在地获得了发挥。

真羡慕那些自己动手盖房子的人,那些能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人,他们是真正懂得生活的。而我比较现实的向往是,每年或每过几年找个时间,带着爱人或孩子,带一些我喜欢的东西,离开城市,回到我那依山临水的老家,那清净的远离尘嚣的乡野,每天早上起来散散步,听听鸟声和竹林的风声,让肺腑充满山水的气味,然后到不远处的长江边挑水回家。白天到稻田里干干活,当然也少不了烧火做饭,晚上坐在江边看对岸的万家灯火,听小姨讲一些家族的古老故事。这样过上一段时间,再神清气爽地重回尘世,岂不美哉。

能不能自己盖一座房子是次要的,关键的是,能不能找到并实现自己所要的一种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