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真理
□文/朱金科
我母亲是个农村妇女,她认定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对此她自有一番说道,被我们兄弟戏称为“真理”。
母亲现已年逾八旬,能吃能睡,视力听力尚可,要不是旧社会强加给她的一双小脚,身子骨比现在还要硬朗。母亲从来不讲什么“养生之道”,生活上有什么吃什么,无所忌讳。她也抽烟、喝茶、饮酒。她前半生日子过得很苦,生过八个孩子,只活下来我们兄弟四人。抽烟喝茶是在过去艰难岁月里为克服病痛和劳累而形成的习惯。而喝酒则是日子好起来后,逢年过节或村上的喜庆事,晚辈们频频向她敬酒,她是有敬必喝,才使酒量大起来的。为此我们多次提醒她注意身体,她总是不乐意地说:“那样讲究,还不把人憋死!”她珍惜食物,剩下的饭菜下顿继续热着吃,孩子们撒了饭菜,她要捡起来吃掉。我们埋怨说那不卫生,她不在乎地说“不脏不净,就不生病”。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某著名专家通过长期调查研究证实,过分讲究卫生的人,反而减弱了身体抵御病菌的能力,容易生病。现在看来,她的话也许不无道理。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对孩子管教很严,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兄弟小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在外面与其他孩子打架吵嘴,即使再有理再委屈,也不轻易向母亲说,不然定会招来严厉责罚,她只认一个理“一只巴掌拍不响。”母亲平生对明抢暗偷、歪门邪道是深恶痛绝的,经常告诫我们“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不允许我们沾别人的便宜。小时候,家境贫困,我们看到别人孩子穿新衣难免有点自卑。这时候,母亲总是深情地对我们说“别人不会笑你衣服旧,只会笑你衣服脏。”这与当今社会某些人所谓“笑贫不笑娼”的论调,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母亲一向勤劳,总也闲不住,干活从不惜力。她喜欢勤快人,对懒惰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她的口头禅就是“只有病死的,没有干活累死的。”对此说法,我们小时侯似懂非懂,大一些的时候就跟她争辩“累成了病也会死”,并列举许多英模的先例。母亲虽然说不过我们,但她还是我行我素,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几年前,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她接到我在城市的家里,谁知不到一周就闹着要回老家,原因是在这里没有活干,按她的说法“一个大活人闲养着活受罪。”如今八十多岁的人了,除了家里的零碎活,还不时到山根去捡柴、剜野菜、挖药材。她就是不懂得“安享晚年”的道理。
不得不承认,母亲在陪伴我们长大的过程中,她的那些“真理”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启示我们怎样在困境中生存,如何保持做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