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23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关键是“婆婆要开明” 边走边唱的璐璐 高考成了永久热门话题 六大亮点照亮《走向共和》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母与子 聊天休闲两相宜 快乐周末 广告 活到百岁不困难 口渴与体渴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关键是“婆婆要开明”

□文/若白

最近,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既是中央领导同志务实作风的体现,也是贯彻“三个代表”、“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具体行动,好得很!

长期以来,对于领导机关的各种会议、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过多过滥,群众多有烦言,新闻媒体也最感头痛,却无可奈何。其实,这并非是什么新话题。过去一些高层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批示,甚至提出过批评意见。新闻界许多有识之士也曾多次呼吁“短些,短些,再短些!”然而,“积久成习”、“积重难反”,始终收效甚微。尤其是报刊、电视的新闻版面和栏目,总是千篇一律,面目呆板,套话累牍,八股成风。因此,许多读者观众把这些新闻版面和栏目,称之为“官版”、“官栏”,称一些领导人为报刊电视“明星”,对这类新闻干脆不读不看。这类报刊,发行困难,订数连年下降,在报刊竞争中落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惜乎,改革困难,新闻改革似乎更难!

新闻事业是为全社会公众服务的事业,新闻改革不仅是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当前尤其需要有“开明的婆婆”。否则,动辄得咎,如何改得了呢?我们尚未为新闻立法,新闻媒体的总编、编辑记者们,除了《宪法》原则,具体媒体只能听从各级官员的将令,还是“人治”。如此情况谁肯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和饭碗,随便开玩笑?我们不是常常听到“不听话就换人”之说吗?

现在好了,中央政治局提出意见,做出表率,大家自然高兴。因此有人说:“这是中央高层给新闻媒体松绑和减负,新闻改革有些新突破。”但是,也有人并不表示乐观,他们说,鉴于以往的经验,还得看看实践。因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面说了下面未必照办的事多了。这种担心也不能说全无道理。不是说地方的领导人不懂得或不重视新闻媒体的重要,他们深知新闻宣传直接关乎他们的形象、政绩和知名度。有些人甚至把它看成是升迁铺路的重要途径,岂肯轻易割舍?如此,我们也只好“且听下回分解”了,你说呢?

放大 缩小 默认